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题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3小题)

1、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100mL稀硝酸中完全溶解,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mol/L 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 . 合金完全溶解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 032mol C . 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45 mol/L D . F点溶液中,溶质仅为Na[Al(OH)4]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的圆珠笔头一直需要进口笔尖钢,经过5 年数不清的失败,2016年9月,中国太钢集团利用家常和面原理在钢水中加入添加剂试验成功,造出圆珠笔头,可完全替代进口,由此信息可知笔尖钢为合金,且具有良好的切削性。 B . 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C . 《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金属硫化物 D . 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 , 可改写成BaO·CuO·4SiO2
3、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可溶性铝盐与过量强碱溶液的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都有H2O生成 B . 都有H2生成  C . 都有AlO2生成 D . 都有Al3生成
4、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的Al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下图[n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V表示NaOH溶液的体积]能正确表示这个反应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 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甲:乙 = 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 . 5.4g B . 3.6g C . 2.7g D . 1.8g
6、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① a、c都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② b和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③ 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④ 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是 (   )
A . Fe  Cu  Al  Ag  Mg B . Al  Cu  Mg  Ag  Fe C . Mg  Cu  Al  Ag  Fe D . Mg  Ag  Al  Cu  Fe
7、为了验证Fe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

A . B .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8、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铜粉至完全溶解后,又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有残余固体,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B .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Fe3+ C . 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 D . 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9、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Na2O2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放出O2

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铝比铁活泼

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C

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

D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

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A . A    B . B    C . C    D . D
10、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 . ②③①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②①④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别向Na2CO3和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现象相同 B . 分别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和氨水至过量,产生的现象相同 C . 分别将FeO和Fe2O3溶于稀硝酸中,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相同 D . 分别向FeCl2和Mg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的颜色相同
1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全是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 . Na→NaOH→Na2CO3→NaCl B . Al→Al2O3→Al(OH)3→AlCl3 C . Mg→MgCl2→Mg(OH)2→MgSO4 D . Fe→FeCl2→Fe(OH)2→Fe(OH)3
1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 ⑤Fe(OH)3   ⑥Fe2O3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⑥
14、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硅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 B . 硅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 . 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发生反应 D . 木材浸过水玻璃后,不易着火
15、下列各图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6、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 .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铁粉,然后过滤 D . Fe3与KSCN产生血红色沉淀
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1中铝箔熔化有液滴落下 B . 图2中新切开的钠块表面很快变成黄色 C . 图3中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D . 图4中烧瓶内的溶液变成红色
18、下列物质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A . Al2O3→Al(OH)3→Al B . Cu→CuO→CuSO4 C . Na→NaOH→Na2CO3 D . Fe(OH)3→Fe2O3→Fe3+
19、为了检验某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
A . NaOH 溶液 B . 铁片 C . KSCN 溶液 D . 石蕊试液
20、在Fe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直至溶液中沉淀的量不再改变为止。经过滤、洗涤、干燥、在空气中灼烧,最终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
A . Fe2O3、Al2O3 B . Fe2O3    C . Fe (OH)2、Al(OH)3 D . Fe(OH)3、Al(OH)3
2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解释
A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的原料二氧化硅熔点高、硬度大、具有半导性
B氧化铝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
C食品的包装盒内常有小袋包装的硅胶或生石灰其作用为防止富脂食品被氧化
D铜制器皿表面生成铜绿Cu与CO2、H2O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
A . A    B . B    C . C    D . D
22、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 Fe、FeO、CuO、C 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 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 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 有气泡产生,则原固体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 CuO;

⑤固 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Fe 和 CuO。 以上说法中符合题意的个数是(   )

A . 1 个    B . 2 个    C . 3 个    D . 4 个
2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 . “曾青(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过程中发生了置换反应 C .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D . 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识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我国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在合金钢、高温合金及材料强度的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①合金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某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优良性能,常用于制造门窗框架.该合金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②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它是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      腐蚀的结果.

③玻璃是一种常用的硅酸盐材料.制备普通玻璃的原料有Na2CO3            (填化学式).

2、用于金属焊接的某种焊条,其药皮由大理石、水泥、硅铁等配制而成.

①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焊接过程中,药皮在高温下产生了熔渣和使金属不被氧化的气体,该气体是      

③经处理后的熔渣36.0g(仅含Fe2O3、Al2O3、SiO2),加入足量稀盐酸,分离得到11.0g固体;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分离得到21.4g固体;则此熔渣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      

3、有下列原料:①海水 ②石灰石 ③赤铁矿 ④铝土矿  ⑤焦炭   ⑥氧化汞
工业冶炼用       方法制Al,其原料主要是      (填序号)。
工业冶炼用      方法制Fe,其原料主要是      (填序号)。
工业冶炼用      方法制Hg,其原料主要是      (填序号)。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某无色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Na+、Mg2+、Al3+、Cl-、SO42-中的几种离子。
a.取少许该废水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b.另取10mL该废水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部分沉淀溶解。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和图中数据:
(1)该废水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2)写出A→B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该废水中,c(Al3+)=      
(4)①实验室配制100mL2mol/L的NaOH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②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填写字母)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

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贱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化学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