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炭燃烧 B . 汽油挥发 C . 冰雪融化 D . 铜丝导电
2、下列元素属于金属的是(   )
A . B . C . D .
3、保卫蓝天战的措施之一为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污染物,最理想的能源是(   )
A . 煤球 B . 汽油 C . 酒精 D . 氢气
4、下列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碘粒 B . 蔗糖 C . 硫酸铜 D . 食用油
5、下列金属材料中属于纯金属的是(   )
A . B . 青铜 C . 锰钢 D . 硬铝
6、根据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g C . 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D . 钛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
7、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加热情况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把X放入ZCl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YXZ B . XZY C . YZX D . ZXY
8、下列灭火方法中,利用“移走可燃物”这一原理的是(   )
A . 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 B . 用水浇灭着火的纸箱 C .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 .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数木砍掉
9、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 图片_x0020_1441617556 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①变红,③不变红 B . ④变红,③不变红 C . 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 . 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蜡烛火焰上方放一个瓷碟子,碟子底部有炭黑出现,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B . 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改变煤的着火点 C . 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 . 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 . 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 . 将10g硝酸钠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D . 某溶液在室温下蒸发5g水析出ag晶体,继续蒸发5g水又析出bg晶体,则a=b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 甲烷和空气 B . 氢气和一氧化碳 C . 面粉和氧气 D . 氧气和二氧化碳
2、下列图示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〇”“ ●”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关于下列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反应完毕“●”有剩余 B . 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 各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如果“〇”为氢原子,“●”为氧原子,则参加反应的“〇”和“●”质量比为1:8
3、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铝片和铜片

观察颜色

B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检验CO2中是否含有少量CO

取样,点燃

D

除去CO中含有的少量CO2

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4、取一定量某可燃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一定没有氧元素 B . 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 . 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 D . 该气体可能是混合物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金刚石、②石墨、③金、④铜、⑤可燃冰、⑥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      
(2)其固体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3)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      
(4)镶在钻头上用来钻凿坚硬岩石的是      
(5)可用来制作铅笔芯的是      
(6)商代已经广泛应用的金属是      

四、简答题(共3小题)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      
(2)从微观的角度看,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可推断出氧气是由      组成;
(3)“见著知微”是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①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迅速扩散,说明分子在      

②将铜丝深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蓝色,铜丝表面出现银的白色,推断溶液中粒子种类发生了变化,试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4)组成H2O和H2O2的元素种类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可以推断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试写出实验室分解H2O2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铁与稀硫酸反应      
(3)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变浑浊      
3、自然界中碳循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

(1)下列各环节中,其产物可能导致大面积酸雨或雾霾的是________。 (1)
A . 微生物分解    B . 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    D . 厂房,汽车等排放废气
(2)生物质能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植物提供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如古人做饭用的薪柴,则下列能源中属于生物质能的是_______ (2)
A . 太阳能热水器使水温升高        B . 煤炭作为燃料驱动机车 C . 绿色植物为黄牛提供食物           D . 微生物分解植物产生沼气
(3)环己烷和正辛烷为汽油的组成部分,等质量的环己烷(C6H12)和正辛烷(C8H18)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填环己烷或正辛烷)多。
(4)利用二氧化碳和氨(NH3)在高温、高压下反应是绿色化学的典型代表,其生成物为尿素(CO(NH22)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综合题(共2小题)

1、在地壳和海洋中发现的金属元素有90多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金属材料有几千种,可见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      
(2)炒锅利用了金属具有      性,插座中的铜片利用金属具有      
(3)在加热的条件下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某无色可燃性气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将6.5g锌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的质量为6.75g,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      ;滤渣中一定有的固体为      
2、水在生命活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等诸多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在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为      
(2)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9%,现需要为病人输入500mL(密度为1g/mL)生理盐水,则能为病人提供的氯化钠质量为      g。
(3)在常温下水能与碳化钙(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aC2)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R,反应原理可表示为CaC2+2H2O=Ca(OH)2+R,是推断R的化学式为      
(4)小明查阅数据得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图片_x0020_309410681

①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②当温度t的范围为0℃<t<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现有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250g,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

C.从C物质的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D.在t1℃时,A、B均可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52796663

(1)写出标号所指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反应方程式      
(4)装置B中仪器a的作用是      

七、计算题(共3小题)

1、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请回答:
(1)小明在实验室配置质量分数为12%的碳酸钠溶液。

①计算:配制100g该碳酸钠溶液需要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碳酸钠,放入烧杯中,小明在称取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正确的做法是      (填序号)。

a.增加砝码  b.减少砝码    c.添加固体    d.减少固体    e.调节平衡螺母向右旋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水(水的密度是1g/mL)的体积时仰视读取液体体积,读数比实际量取液体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碳酸钠溶解。

⑤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贴上标签,请帮小明完成如图标签内容。      

图片_x0020_2137312396

(2)小刚要把(1)配得的溶液稀释为6%,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3)稀硫酸常作为工业上的除锈剂,现配制4.9%的稀硫酸2000g,需要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      mL(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物质溶于水是也伴随着能量变化,如硝酸铵(NH4NO3)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热,导致温度降低。
(1)硝酸铵由      种元素组成。
(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现需要像某农作物提供7kg氮元素,则需要施用的硝酸铵的质量为      kg。
3、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可作为简易灭火器。其原理可表示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现有200g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与21.2g碳酸钠固体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图片_x0020_851984460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克      
(2)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八、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A、B、C、D、E、F、G、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互相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C、F在常温下为气态,且A、C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金属,G为紫红色金属单质。

(1)写出D的化学式       
(2)如果B为红棕色固体,试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C在高温条件下与某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A,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4)下列关于反应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4)
A . 反应③、④均为置换反应 B . 反应③、④的反应条件均为高温 C . 若生成等质量的G,需要参加反应的A,F质量比为14: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