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156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8小题)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 C . 加热液体 D . 熄灭酒精灯
2、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 支持燃烧 B . 无色气体 C . 难溶于水 D . 密度比空气大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矿石粉碎 B . 石蜡熔化 C . 干冰升华 D . 面包发霉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 木炭 B . 硫粉 C . 蜡烛 D . 红磷
5、下列气体中,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 NO2 B . CO C . SO2 D . N2
6、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B . 氧气              C . D . 氯化钠
7、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 吸附 B . 沉降 C . 过滤 D . 蒸馏
8、制作蛋糕的人造奶油中含有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C18H34O2),下列关于反式脂肪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B .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C . 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 D . 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9、化学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 . 元素种类 B . 分子种类 C . 原子个数 D . 原子质量
10、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 . 2O    B . 2O2    C . O2    D . 2H2O2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铁    B . 硅    C . 铝    D .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大理石    B . 矿泉水     C . 食醋    D . 四氧化三铁
13、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元素
14、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
A . 氧气和空气    B . 二氧化碳和氮气 C . 氢气和空气    D . 空气和二氧化碳
15、已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 2    B . 8    C . 6    D . 14
16、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原子序数是24 C . 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17、下列对相应化学用语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2H:2个氢原子    B . N2:氮气由2个氮原子组成 C . 2H2O:2个水分子    D . 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钠  NaCl    B . 氯化铁  FeCl3 C . 氧化镁  MgO2    D . 氢氧化钙  Ca(OH)2
19、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A . 冷水浸泡    B . 加热煎制    C . 箅渣取液    D . 灌装保存
20、下列给物质加热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B . 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 . 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D . 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21、下列有关水资源保护和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B . 明矾可用于净水 C . 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 一水多用不能节约生活用水
22、下列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油漆需要密闭保存

分子质量很小

C

夏天汽车轮胎容易爆炸

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D

电解水会产生氢气和氧气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 . A    B . B    C . C    D . D
23、下图为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元素质量分数的(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2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液氮用作冷冻剂    B .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 . 金刚石作钻探机钻头    D . 氧气用于炼钢
25、氨气(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6H2O+2X,则X的化学式为(   )
A . H2    B . O2    C . N2    D . NO2
26、在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并使其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17

m

6

11

A . m=1    B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 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是6:11 D . 若该反应充分进行,反应后W仍有剩余
27、如图为利用燃煤烟气生产Na2SO4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2SO4中的钠来自海水 B . Na2SO4中的氧只来自SO2 C . HCl中的氯来自海水 D . HCl中的氢来自H2O
28、已知:2KClO3  2KCl + 3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d是二氧化锰 B . b是氧气,c是氯化钾 C . t1时反应开始发生 D . t1和t2时,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把空气中物质和性质、用途用线连接      

2、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填字母序号)______。 (2)
A . 木炭燃烧 B . 植物光合作用  C . 人工呼吸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混浊污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过滤后发现水虽然变清,但是依然有异味,能够除去异味的物质是      。欲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1)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 , 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6、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有硅酸钠(Na2SiO3)、硅酸钙(CaSiO3)、二氧化硅(SiO2)。

写出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      ,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未来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的必然方向。氢气可以通过煤的气化得到,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画出图中微粒      ,并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学完质量守恒定律后,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老师又演示了如下实验。

(1)实验A中天平指针会      (填“左偏”、“不变”或“右偏”)。燃烧掉的石蜡的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实验B,该实验      (“能”或“否”)达到实验目的。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从微观角度分析,电子秤示数减小的原因是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请推测所产生的上述气体的性质是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3)
A . 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 . 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 . 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是      ,其验满的操作为      

(3)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4)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图1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2 硫在氧气中燃烧

(2)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图3 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3)图3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实验现象是      
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足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如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上,如图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玻璃容器取下,冷却至室温。

说明: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活塞与玻璃容器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③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燃烧时的现象与红磷燃烧相似。

试回答: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化学式为NO)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NO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

实验室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NO。工业上可用氨气与氧气为原料,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一氧化氮。

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反应,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

NO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文章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      
(2)NO在空气一种会转变成      
(3)NO可用      法收集。
(4)治理NO的化学方程式为      
(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2、图1是某家庭2015年9月的自来水缴费通知单。家庭污水需要集中处理后才能排放,图2为污水处理的流程示意图。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绿化城市景观。

(1)图1所示的自来水缴费通知单中,包括的收费项目有哪些:      
(2)图2所示的“一级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大块悬浮物和砂粒,其中“格栅”的作用与净水方法中      的类似(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活性炭吸附      C.蒸馏       D.煮沸

实验室中去除污水中的泥沙。

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上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图2所示的“二级处理”,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组成了一个特有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进行代谢和繁殖,降低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使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二级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      
(4)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 (4)
A . 使用节水龙头                      B . 用自来水浇花 C . 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 . 工业用水处理后用于洗车、冲厕所。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蔗糖可以燃烧;受热可以发生分解反应。铜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打开甲仪器的活塞

②待排尽装置中空气后,加热蔗糖

玻璃管右端有小液滴产生,

C中

蔗糖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先用酒精灯加热铜丝处,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再将酒精灯移置蔗糖处加热

铜丝变成黑色;

蔗糖受热分解生成水

【解释与结论】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实验一的步骤中,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的目的是      
(3)补全实验一中,实验现象:      
(4)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分析,不能确定蔗糖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原因是      
(5)实验二中实验步骤1的目的是      
(6)补全实验二的现象是      
(7)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探究,分析得出蔗糖是由      元素组成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第156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