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现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

A . 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 . 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 . 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 . 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2、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分别是2.12 cm、2.13 cm、2.13 cm、2.44 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 2.12 cm    B . 2.127 cm C . 2.13 cm  D . 2.21 cm
3、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 .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4、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  )

A .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 .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 C . 获取相关的事实和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 . 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更好地交流
5、下列单位换算过程表达正确的是(     )
A . 5.2米=5.2 × 100厘米=520厘米 B . 5.2米=5.2米 × 100厘米=520厘米 C . 5.2米=5.2米 × 100=520厘米 D . 5.2米=5.2 × 100=520厘米
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6℃。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房间里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读数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      )  
A . 20℃ B . 19℃ C . 18℃ D . 16.2℃
7、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仰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34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再俯视读得液体的体积为15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小于19毫升 B . 等于19毫升 C . 大于19毫升 D . 无法判断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B .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 .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 D .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9、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

A . 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 . 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 . 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 . 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10、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 . 月相的变化规律 B . 地球自转方向 C . 日本常发生地震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1、对以下科学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0厘米 B .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 C . 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D . 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4厘米  
1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量取液体 C . 倾倒液体 D . 加热液体
13、下列测量应选择毫米刻度尺的是( )
A . 装配教室窗玻璃前,测量窗户的尺寸 B . 测量操场的周长 C . 测量义乌到杭州的距离 D . 测量人的身高
1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
A . 1米 B . 468米 C . 东方明珠电视塔 D . 测量用的尺子
15、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 . 分米、毫米、厘米、米 B . 厘米、分米、毫米、米 C . 毫米、分米、分米、米 D . 毫米、分米、厘米、米
16、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毫升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
A . 100毫升的烧杯 B . 50毫升的量筒 C . 100毫升的烧杯和滴管 D . 50毫升的量筒和滴管
17、用同一支温度计测0℃的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者温度相同 B . 冰水混合物温度较高 C . 水的温度较高 D . 无法比较
18、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 . 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 .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 C .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D . 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19、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情况为(  )
A .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相同 B .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不同 C .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D .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相同
20、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

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B .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C .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D .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共7小题)

1、在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       ,用来取少量固体药品的是        ,用来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常用来搅拌的是       。(填序号)

①烧杯      ②滴管      ③玻璃棒     ④酒精灯     ⑤药匙     ⑥试管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7米=      毫米=       纳米
(2)400毫升=       立方米
3、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是15.8      
(2)一桶水的体积是17       
(3)今天的气温是22      
(4)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是25       
4、如图,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铅笔的长度是      ,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5、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利用了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现有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8℃,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分别是 38℃和 39℃,则测量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

6、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季节和时间也不一样。冬小麦秋季播种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果,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必需的条件;美洲烟草在夏季日照时间长,植株高达 3m—5m 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日照时间短,植株高不到 1m 即可开花。从短文中可以得知,影响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
7、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你同意      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共4小题)

1、一枚回形针的体积有多大呢?小珂同学准备用所学的科学测量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回形针若干、量筒(都能放入回形针,量筒A量程为200mL、最小刻度值为5mL,量筒B量程为100mL、最小刻度值为1mL)。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估计所选回形针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最小刻度值值,她应该选择      测量(选填“量筒A”或“量筒B”);
(2)小珂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Ⅱ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
Ⅳ计算一枚回形针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        ;

(3)如果小珂在操作将Ⅱ、Ⅲ两步颠倒,这样测量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七年级(2)班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他们提出两种猜想:

姓名

安静状态

跳绳后

100米跑步后

小媚

82

123

138

小亚

80

127

142

小文

77

124

136

小亭

78

121

134

A.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

B.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4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博的次数,测得数据如右表。

(1)上述实验用到的基本测量工具有      
(2)对有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你支持哪一种猜想?      (填“A”或“B”)。
(3)通过实验,若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不符合时,则应该(   ) (3)
A . 修改结果,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B . 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 C . 修改实验过程,使结果与假设相符
(4)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排序:①评价与交流  ②设计研究方案  ③猜测和假设  ④提出问题 ⑤得出结论 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用序号表示)。
(5)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于是该同学去医务室测量了体温,结果温度达到38.3℃。该同学利用的测量工具是      ,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该同学测量体温”属于      
3、小科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科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想:

A.与水的温度有关 B.与冰糖颗粒的大小有关 C.与是否搅拌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探究。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颗粒大小

水的温度

是否搅拌

溶解快慢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10  ℃的水

缓慢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较快

5 克粉末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快速

5克粉末状冰糖

100毫升、80  ℃的水

较慢

(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      。  
(3)为了验证猜想C,应选择      进行比较。
(4)通过该实验得出物质的溶解快慢与      有关。
4、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给小塑料瓶,B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M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m,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对应的温度为      
(2)通过实验探究,课题组同学还发现,若用此“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是      (至少写出一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义乌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