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填空题 (共5小题)

1、      是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2、森林破坏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加速的,尤其是工业社会以来,       ,是世界森林尤其是      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3、原始森林中,      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热带雨林主要分布非洲的      盆地、南美洲的      流域、东南亚等地区。我国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      、西南部。

4、森林具有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繁衍物种,      ;保护农田;       等功能。

5、为了保护森林,我们必须加强法治,严禁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      ;采育结合;植树造林;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提高人们的      

二、 单项选择题 (共10小题)

1、

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1)图中①、②两地的植被差异为(    )

(1)
A . ①地为荒漠,②为草原 B . 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C . 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D . 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2)③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
A . 气候 B . 交通 C . 自然资源 D . 地形
2、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重要载体是( )

A . 土壤 B . 风化壳 C . 水体 D . 植物
3、森林覆盖率减少,直接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

A . 木材产量减少 B . 火灾、水灾频繁 C . 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D . 不利于森林更新
4、下列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 . 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紫外线透入 B . 寒潮、霜冻、盐碱化 C . 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D . 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面升高
5、如果滥砍滥伐森林,不能造成环境破坏是(  )

A . 森林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B . 水土流失 C . 能使大气温度升高 D . 臭氧层破坏
6、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1)
A . 吸烟除尘 B . 美化环境 C . 防风固沙 D . 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生态作用是  (   )

(2)
A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 防风固沙 D . 净化空气
7、海南文昌的主要植被为(    )

A . 热带季雨林 B . 热带草原 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在2007年以前,北京市的林木覆盖率将达到50%,人均绿地50平方米。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北京林木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是(   )

A . 善待树木,防止人为水土流失 B . 在北京风沙源地的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植树造林 C .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D . 加强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道路两侧的绿化
9、

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后回答下列题目。

(1)表中能代表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是(    ) 

(1)
A . B . C . D .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2)
A . 提供能源 B . 提供木材 C . 水土保持 D . 发展经济
(3)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    )

(3)
A . 防风固沙 B . 水土保持 C . 庇护农田 D . 涵养水源
10、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题目。


(1)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

(1)
A . 蓄水发电 B . 水产养殖 C . 拦泥蓄水 D . 修桥筑路
(2)为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该地区计划发展林果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果品是(   )

(2)
A . 柑橘 B . 芒果、荔枝 C . 苹果、大枣 D . 椰枣、香蕉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阅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问题:

(1)填下列数字填入图中圆圈内。

① 建筑材料  ② 燃料  ③农田  ④ 水土流失  ⑤ 文明衰落

(2)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

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      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      

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      (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2、

读下面三图回答。

(1)填写下表:将图Ⅱ中字母填入下表中图Ⅰ相应符号后,并写出其气候类型名称、

分布规律及成因。

图Ⅰ

图Ⅱ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  因














(2)若图Ⅲ为图Ⅱ中b区域生态系统模式,则图Ⅲ中序号表述正确的是(        )

(2)
A . ①落叶阔叶林  ②褐土  ③细菌  ④松鼠 B . ①常绿阔叶林  ②红壤  ③微生物  ④猕猴 C . ①常绿硬叶林  ②棕壤  ③细菌  ④灵猫 D . ①常绿硬叶林  ②褐土  ③微生物  ④黄鹿
3、

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的地质条件是      

(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      业、      业地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      、        等新能源。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

(4)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5)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4、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

5、

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