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 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C .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 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C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D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均无关
4、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 发声体只能是固体
5、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

A . B . C . 一样快 D . 无法比较
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 . 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 .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 .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跟介质无关
7、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 . 大于17m B . 大于34m C . 小于17m D . 小于34m
8、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B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 .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 . 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9、一种声波从水里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不能确定
10、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所示。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  )


A . 真空不能传声 B . 音叉在振动 C . 超声波的存在 D . 水具有导电性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 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 . 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 .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1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 . 不能传播声音 B . 吸收了声波 C .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 .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13、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来响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旷野里空气稀薄 B . 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C . 房间里空气不流动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2014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15、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


A . 一声 B . 最多2声 C . 3声 D . 4声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声音是靠物体的      振动产生的,靠      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2、考试时,考生翻动试卷发出的声音是由试卷      产生的,这声音通过      传入监考老师的耳朵。

3、我们知道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

4、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      ,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垒森严间的距离为      m。

5、

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2、利用下面的数据画一张图,以便探究声音通过空气的速度是如何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水平轴表示空气温度,垂直轴表示声音的速度)

空气温度t/℃

声速v/(m·s-1)

-20

318

-10

324

0

330

10

336

20

342

30

348


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4、小明站在桥上,可以看见远处河边上一个妇女在用棒槌拍衣服,但是每当她高举起棒槌时,小明却听见了拍打衣服的清脆声,这是什么原因?假设她每秒拍两次,洗衣服处距桥大约多远?

5、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起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