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填空题 (共5小题)

1、由于      ,对畜牧产品需求增加,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      ,引起      

2、草地退化就会导致      、盐渍化,      ,气候恶化。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       mm,      气候的高原、山地地区。

4、我国草地退化除了气候      ,生态环境脆弱;全球变暖;鼠害、虫害严重等自然方面外,还有      ,过度开垦,乱采滥挖发菜,人工管理少,      等人为原因。

5、我国草地退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实行      制度;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      ;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二、 单项选择题 (共8小题)

1、平均每公顷草场养羊的头数,新西兰高于蒙古18倍多,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放牧的方式不同 B . 人口多少不同 C . 市场需求量不同 D . 气候不同使草场产草量及牧草质量不同
2、

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以下小题。

(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1)
A . 草原 B . 苔原 C . 硬叶林 D . 针叶林
(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2)
A . 酸雨 B . 固体废弃物污染 C . 土地沙化 D . 臭氧层破坏
3、

读图甲和图乙,答下列题目。

(1)乙图说明了( )

(1)
A . 我国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面积缩小 B . 自然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C . 人为原因对荒漠化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D . 荒漠化土地都有由扩大到缩小的过程
(2)内蒙古哲里木盟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2)
A . 过度樵采 B . 过度放牧 C . 过度开垦 D . 水资源利用不当
4、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回答以下小题.

(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62.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1)
A . 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 . 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 . 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 . 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2)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600万公顷,占全国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2)
A . 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 . 西部地区毁林开荒严重 C . 西部地区水蚀严重 D . 西部地区鼠害严重
(3)为了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3)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草方格沙障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 固定沙漠 B . 削减风力 C . 吸收地下水 D . 增加降水
6、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 . 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 . 鼠害猖獗 C . 草场的季节变化 D . 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7、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1)
A .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 . 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 . 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 . 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2)
A . 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 . 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 . 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 . 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

(3)
A . 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 . 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 . 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D . 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8、

该图为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的草地退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1)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的特点是( )

(1)
A . 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率越高 B . 海拔4500~4600米的草地退化率最小 C . 居民点密度越大草地退化面积越大 D . 海拔4300~4400米的草地退化面积最大
(2)影响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草地面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土壤水分气温 B . 土壤水分坡度 C . 气温光照 D . 光照坡度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阅读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防治荒漠化年”。今年世界环境日的口号是“莫使旱地沙漠化”。


(1)   我国荒漠化的分布有何特点。

(2)试从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方面描述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在荒漠化集中分布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等;而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      因素,特别是      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而      在其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面积(万平方千米)

118.3

国境线长

4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

7月均温(℃)

16~26

1月均温(℃)

-28~-14

年降水量(毫米)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平方千米)

耕地

林地

草地

56260

95560

624590

(1)说出该省区的简称      

(2)在该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面积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区草场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该省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区是中国古老灌区之一,也是该省区粮、油、糖的生产基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过度发展灌溉农业会带来哪些问题?(说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可)      

3、

读我国沙漠(部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报道巴丹吉林沙漠(A)与腾格里沙漠(B) 已有多处“握手”,其成因是①两大沙漠所处地区位于      内(气压带、风带),年平均7级大风天数超过30天;②是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的      与西北的      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风洞”,加速了风力,使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年以15—20米的速度向      方向移动。


(2)分析两大沙漠“握手”的人为原因。

(3)为遏止两大沙漠进一步“握手”,提出你的建议。

4、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将图中A、B、C代表的地区填在横线上。

  A       (灌溉农业区),B       (灌溉农业区),C      沙漠。

(2)本区发展农业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            

(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从根本上解决不利自然条件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措施是      

5、

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

(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       、       。

(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        ,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       等措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四章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