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① C3N3(OH)33HNCO
② 8HNCO+6NO27N2+8CO2+4H2O
(两个方程式中所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②由Cu、Zn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若Cu极生成0.2gH2 , 则电路通过电子0.2NA
③5.6克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一定是0.3NA
④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⑤1 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 NA
⑥1 mol Cl2发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是2 NA
⑦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分子数为NA








①1mol铁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②常温常压下,2gD216O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不相等
③等质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5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⑤在含Al3+总数为NA的AlCl3溶液中,Cl﹣总数大于3NA
⑥一定温度下,1mol•L﹣1的CH3COONa溶液含NA个CH3COO﹣ .
⑴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
⑵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0.672L(保准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含杂质的物质 | 试剂 | 除杂方法 |
A | C2H4(SO2) | NaOH溶液 | 洗气 |
B | C6H6(苯酚) | 浓Br2水 | 过滤 |
C | C6H5NO2(HNO3) | NaOH溶液 | 分液 |
D | C2H2(H2S) | CuSO4溶液 | 洗气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 , 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胶塞等装配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胶塞,其中有一根铜丝穿过,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备用.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的试剂,塞好瓶塞.燃烧结束后,调节广口瓶内外液面相平.
步骤3:点燃镁条,更换胶塞,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广口瓶内水面上升.
步骤4:取蒸发皿中得到的固体,加盐酸溶解.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得到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为除去广口瓶中的氧气,燃烧匙中最好应装入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炭粉 B.铁粉 C.红磷
(2)“步骤2”中调节内外液面相平的方法:
(3)写出Mg3N2溶于足量盐酸生成两种氯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同学直接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并将所得白色固体进行“步骤4”的实验,结果无气体生成,其原因是 .
(5)兴趣小组同学为比较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一,请你再设计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试剂和用品:镁条、铝条、0.1mol•L﹣1MgCl2溶液、0.1mol•L﹣1AlCl3溶液、0.1mol•L﹣1HCl溶液、0.1mol•L﹣1NaOH 溶液、pH 试纸(其他实验仪器可任选)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方案一 | 取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 分别和0.1mol•L﹣1HCl溶液反应 | 均有气泡产生,镁条反应 比铝条反应更剧烈 |
方案二 |
|
|
① KMnO4+ HCl﹣﹣ MnCl2+ KCl+ H2O+ Cl2
② MnO4﹣+ H2O2+ = Mn2++ O2+ H2O.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用装置A由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制取HCl气体,装置B中的三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包有某固体物质,②蘸有KI溶液,③蘸有石蕊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a.MnO2 b.KMnO4 c.KCl d.Cu
反应开始后,观察到②处有棕黄色物质产生,在实验过程中,在③处能观察到 ;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D的作用是
②装置F中的现象是 ;
③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靠性,乙同学提出在 和 (填装置字母)之间加装如图3所示装置.你认为如图3广口瓶中可加入足量 (填字母代号),此试剂的作用是 .
A.淀粉﹣碘化钾溶液 B.四氯化碳溶液 C.湿润的有色布条 D.饱和食盐水.
四、综合题(共1小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