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罗湖、福田、龙华四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8小题)
1、下列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 . 雄狮领着狮群从不同方向追击猎物
B . “四大家鱼”在不同的水层中生活
C . 一群飞蛾扑向灯火
D . 一群小鸡在草地上寻觅事物
2、人体的运动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的功能是( )
A . 促进血液循环
B . 运动、支持和保护
C . 促使心肌发达
D . 提高肺的通气能力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B . 水螅的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两者间的胶状物质构成
C . 涡虫具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D . 扁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4、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上蛾蝶类害虫利用的原理是( )
A . 昆虫的取食行为
B . 昆虫之间的通讯
C . 昆虫的学习行为
D . 昆虫的迁徙行为
5、以下各项中,不能作为鱼类主要特征的是( )
A . 体表大都有鳞片
B . 用鳃呼吸
C . 用鳍游泳
D . 体内有脊柱
6、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 . 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 . 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 . 身体有无分节
D . 体表有无外骨骼
7、果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实验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据此推测果蝇属于( )
A . 腔肠动物
B . 节肢动物
C . 扁形动物
D . 软体动物
8、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 胎生、哺乳
B . 体表被毛
C . 用肺呼吸
D . 有脊柱
9、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时,需要从菜青虫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同学们讨论这样做的原因,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这样才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
B . 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
C . 有利于给菜青虫提供安静的环境
D . 探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
10、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 .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 . 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
D . 两栖动物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11、蚯蚓与蝗虫的共同特征是 ( )
A . 身体分节
B . 体表有外骨骼
C . 有环带
D . 有足
12、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的目的是( )
A .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 . 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
C . 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 . 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13、为了学习腔肠动物,同学们到小溪中采集水螅,几乎都没有采集到,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水螅运动速度快,不易捕捉
B . 小溪受到污染,影响水螅生活
C . 学生没有仔细寻找
D . 水螅看到人来了,都藏到淤泥里
14、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特征正确的是( )
A . 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
B . 环节动物——运动器官是刚毛
C . 软体动物——外套膜外面都有贝壳保护
D . 节肢动物——有骨骼
15、“大旱生蝗灾”,每逢旱情加重,往往伴随着蝗虫的肆虐。蝗虫体表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
A . 外骨胳
B . 鳞片
C . 甲
D . 毛
16、在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中,下列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是( )
A . 哺乳动物
B . 爬行动物
C . 鸟类
D . 节肢动物
17、十二生肖是华夏先民图腾崇拜和早期天文学的结晶,让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属相,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在十二种动物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 . 鼠、牛、虎
B . 鸡、龙、蛇
C . 马、羊、猴
D . 兔、狗、猪
18、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 . 家鸽前肢变成翼,翼上覆羽,适于空中飞行
C . 乌龟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
D . 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19、青蛙皮肤始终保持湿润的意义是( )
A . 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B . 有利于通过皮肤进行呼吸
C . 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D . 适应水中生活,使运动更加灵活
20、娃娃鱼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小时候用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由此可知,娃娃鱼属于( )
A . 鱼
B . 两栖动物
C . 爬行动物
D . 哺乳动物
21、骨骼肌在运动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支点作用
B . 动力作用
C . 杠杆作用
D . 协调作用
22、下列叙述中,哪项不符合骨骼肌的结构或功能特点( )
A . 每块骨骼肌都至少跨越一个关节
B . 每块骨骼肌全部都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C . 每块骨骼肌都有肌腱和肌腹
D . 每块骨骼肌都由神经支配
23、下列有关“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这一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遗传物质决定,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B .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行为
C . 与遗传因素无关,由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行为
D . 与老马识途一样,是鸟类从鸟妈妈那获得的本领
24、穷人家的孩子会爬树掏鸟蛋,贵族家的孩子会骑马射箭,这充分说明( )
A . 先天性行为受环境影响
B . 先天性行为不受环境影响
C . 学习行为受环境影响
D . 学习行为不受环境影响
25、导盲犬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出行,当盲人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它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下列有关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体温恒定
②变温动物
③胎生、哺乳
④体表被毛
⑤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⑥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⑦导盲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A . ①③④⑤⑥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①③④⑤⑦
D . ②③④⑤⑦
26、有句俗话说:“捅了马蜂窝,定要挨蜂蜇。”一旦被马蜂蜇了,就会很快遭到成群马蜂的围攻。这是因为马蜂具有( )
A . 觅食行为和社会行为
B . 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
C . 觅食行为和攻击行为
D . 觅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27、在研究蚂蚁的通讯过程中,先在侦察蚁要经过的地方铺上纸片,纸片的尽头放食物,待侦察蚁回巢后,我们将纸片重新排列成圆形,结果蚂蚁( )
A . 直奔食物取食
B . 在纸上来回打转
C . 找不到食物,停下来再派侦察蚁侦察
D . 相互用触角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28、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毁坏了鬼针草
B . 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C . 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多选题 (共9小题)
1、下列哪些属于人体寄生虫?( )
A . 水螅
B . 蛔虫
C . 蝗虫
D . 血吸虫
2、下列有关线形动物的描述,哪两不符合题意( )
A . 身体分节
B . 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
C . 都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D . 有口有肛门
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能适应任何环境
B .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最高等的类群
C .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胎生和哺乳
D . 哺乳动物的有些种类可以生活在水中
4、鲸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因其具有下列特征( )
A . 用鳃呼吸
B . 胎生
C . 体覆鳞片
D . 哺乳
5、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鳄鱼是两栖动物,珍贵稀少,不能随意捕杀
B . 眼镜蛇有毒,其蛇毒有药用价值
C . 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带鱼、鲨鱼
D . 鸡、鸭等家禽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6、运动会上,小明参加“推铅球”项目的比赛,在铅球推出去的过程中,小明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 . 肱二头肌舒张
B . 肱二头肌收缩
C . 肱三头肌舒张
D . 肱三头肌收缩
7、有的乌鸦会从高处把坚果扔到水泥地面上摔碎,对于不容易摔碎的坚果,乌鸦会衔住坚果驻足在红绿灯杆上,等汽车来时扔下坚果,让汽车将坚果碾碎,等红灯亮时,再飞落地面享受美味。关于这种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D . 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8、下列例子中,哪两项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
A . 某个地区的蛙类被大量捕杀导致水稻发生了严重的虫灾
B . 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C .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在温室大棚中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 . 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9、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作用不大
B . 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 .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