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2、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NH4NO3 B . Ca(H2PO4)2 C . CO(NH2)2 D . KNO3
3、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A . 制取CO2 B . 收集CO2 C . 验证CO2已集满 D . 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4、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 O2 B . CO2 C . N2 D . Ne
5、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 . 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健康 C . 人体缺锌可引起佝偻病 D . 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夜盲症
6、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可作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它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为(  )
A . Mg(OH)2、H2 B . Mg(OH)2、O2 C . Mg、H2 D . MgO、O2
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 . 水和生石灰 B . 稀盐酸和碳酸钠 C . 水和硝酸铵 D .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8、澳大利亚发生山火,持续数月,消防队员通过飞机投水,砍隔离带等方式进行灭火,其中飞机投水采用的的灭火原理为(  )
A . 隔绝氧气 B . 降低着火点 C . 隔离可燃物 D .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9、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能量观: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 B . 守恒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 . 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 可相互转化 D .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B . 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C .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 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绳锯木断

B.滴水成冰

C.死灰复燃

D.

2、药物瑞德西韦(化学式为C27H35N6O8P)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下列关于出C27H35N6O8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

D.其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 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g丙烷全燃烧至少需160g 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4、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不可以使B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B.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A成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用等质量的A,B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A<B

D.t2℃时,将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填“>”或“=”或“ <”)

5、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aO固体中混有CaCO3

除杂

加水溶解并过滤

B

NaCl溶液中含有HCl

检验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

C

KNO3固体混有少量NaCl

提纯

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烘干

D

羊毛、棉线

鉴别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铁生锈造成金属资源浪费,但将颗粒极小的铁粉添加进燕麦中,不但起到干燥和延缓食品变质的作用,还可作为补铁剂。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1)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2)铁粉吸收水分,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3)铁粉与胃酸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的离子符号为
2、健康江西,赣出精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需要大家善用化学知识,做好科学防控,以下是你在家中发现可能有用的防护用品,请根据要求回答向题:
(1)家中常备体温计测量家人的体温,其中的金属是
(2)N95口罩,其原料为聚丙烯[(C3H6)a],它属于(填“合成”或“天然”)材料。
(3)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浓HCl)混合使用,两者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气而引起氯气中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XHCl=NaCl+H2O+Cl2 , 则X=
(4)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广泛、高效的消毒剂,是预防新型肺炎的首选产品。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某同学需要配制1120g0.2%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20%的过氧乙酸mL。(此种过氧乙酸的密度为1.12g/cm3)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砒霜—亦敌亦友,千年情仇

砒霸的化学组成为三氧化二砷,即As2O3。人们很早就发现雄黄(化学式为As4S4)和雌黄(化学式为As2S3)都是闪闪发光的黄色晶体,早期的炼丹术士就用这两种矿物来炼假黄金。可是,这两种物质在空气中加热不但不会得到什么黄金,反而会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转化为剧毒的砒霜。

由于砒霜的毒性大,历代重要的人物都很担心自己的食物中是否含有如此可怕的“魔鬼”。一种流传甚广的方法便是银针验毒。其实,在常温的条件下,银针并不能和砒霜发生反应,这种传统的验毒方法只是因为早期生产技术落后,砷的硫化物转化为砒霜的过程中硫元素无法完全除去进而和银生成稳定的黑色硫化银覆盖在银针的表面,从而让检验者知晓这食物里可能含有砒霜。

我们能否利用其性质为我们全人类带来福利呢?人们利用砷元素的毒性,使砒霜成为了一系列砷基杀虫剂、毒鼠药的优良原料。我国医学专家张亭栋教授开创性地研究了白血病的砒霜疗法,成为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砒霜尽管被人利用夺走了许多生命,但也同样救活了许多挣扎在死亡边缘的人。我们相信,经过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仔细研究,合理利用,“亦正亦邪”的“凶善”砒霜一定可以被人类“驯服”,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令我们的明天绽放新的光彩!

回答下列问题:

(1)砒霜(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1)
A . +1 B . +2 C . +3 D . +6
(2)炼丹术士用雄黄和雌黄炼制不了黄金的原因是
(3)流传甚广的银针验毒方法为什么并不科学:
(4)“亦正亦邪”也是很多化学物质的特点,请你以CO2为例加以说明。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科学家研发出一种以铝镓(镓:Ga)合金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铝镓合金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反应①中镓的作用可能是,与电解水制取氢气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答一条)。
(3)请写出电解氧化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六、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是传统太极图。图中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反应)。B物质常用作建筑材料,E物质俗称烧碱,F物质常温下为液体。其中A和E、B和D、C和F分别是同种类别的物质。试回答:

(1)E物质的化学式
(2)F的一种用途: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上述反应中一定不会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七、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及验证其性质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A装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C装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填选项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法

c.向上排空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待红磷熄灭,C装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八、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把铝片插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是先后反应还是同时反应呢?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铝片与Cu(NO3)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铝片放人Cu(NO3)2溶液中,发现没有任何现象,则原因可能是

[提出假设]

猜想一:Al与Cu(NO3)2溶液先反应,与AgNO3溶液后反应

猜想二:Al与AgNO3溶液先反应,与Cu(NO3)2溶液后反应

猜想三: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把铝片插人含少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

猜想二正确

[交流与讨论]若实验后所得溶液为无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2、某化学兴题小组在学习NaOH溶液与CO2反应知识后,对NaOH固体与CO2是否也会发生反应非常感兴趣,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NaOH固体与CO2是否反应?

[实验探究1]迅速将NaOH固体用研钵磨成粉末状,用干燥矿泉水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将2g左右的NaOH粉末倒入装有CO2的矿泉水瓶中,立刻盖紧瓶盖,迅速上下振荡,矿泉水瓶逐渐变瘪,内壁有水雾出现。

(1)[解释与结论]

将NaOH固体用研钵磨成粉末状,目的是

(2)NaOH固体是否发生反应的依据有:①矿泉水瓶逐渐变瘪②
(3)写出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探究2]对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配成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②继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②产生蓝色沉淀

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反思与评价]将NaOH溶液倒入充满CO2的矿泉水瓶中,矿泉水瓶也会逐渐变瘪,但据此却不能判断NaOH溶液与CO2反应,其原因是

九、计算题(共1小题)

1、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人量,现将20片该药剂制成粉末(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每片1g,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且不含钙元素),并与50g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如下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反应结束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计算每片药剂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为(写离子符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南昌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