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语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创作,有两个倾向性的东西必须要警惕。一个就是无病呻吟,过分________个人病态的感受以期引起别人的同情或同感。第二个就是既故作姿态,又语焉不详,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他要表现的到底是什么。这两种倾向的通病都是离心灵很远,(    )他们对前人作品的________,还没怎么说到内容,总是先说到什么手法和某某流派,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其实,写作就像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有谈话的艺术,像相声一样,我们喜欢老派人说的相声,如侯宝林,马三立,不动声色,暗藏玄机,通过________让你喜不自禁。而现在那些说相声的,什么都整到舞台上去。现在有的写作者也是如此,功夫都用在写作之外,怪力乱神、乌烟瘴气,生生把一件高尚的事情做成________的低级勾当。文学在物质化的世界里正在渐渐失宠,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虽然文学绝对不会消失到无,更不能忽略不计,但它已经堕落到如此。所以,作家的道义和责任感,有时候也反映在说话的方式上,使作家的生活态度在作品里显影。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1)
A . 放大    回味    抖包袱    暴殄天物 B . 夸大    回味    耍伎俩    焚琴煮鹤 C . 夸大    回顾    耍伎俩    暴殄天物 D . 放大    回顾    抖包袱    焚琴煮鹤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A . 即使他说的是所谓的心里话,那也不是来自心灵,而是心脏 B . 即使他说的是所谓的心里话,那也是来自心脏,而不是心灵 C . 尽管他说的来自心脏,前不是心灵,那也是所谓的心里话 D . 尽管他说的来自心脏,那运不心话,见不是来自心灵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A . 但是,虽然文学已经堕落到如此,但它绝对不会消失到无,更不能忽略不计。 B . 但是,虽然消失到无的文学已经论溶到如此,但它绝对不能忽略不计。 C . 但是,虽然文学已经沦落到如此,但它绝对不会消失到无,更不能忽略不计。 D . 但是,虽然文学已经沦落到如此,但它绝对不能忽略不计,更不会消失到无。

二、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文化热情涵养更多经典

石羚

    近几年我国话剧市场爆款频频,但“爆点”不一。去年《窝头会馆》的抢票热潮,热在明星大腕齐聚一堂;《哈姆雷特》因文学名著的号召力而票房飘红;而今年《荼馆》开票的场景又火爆异常,则归功于北京人艺这块金字招牌。

“排队”现象是观察公众文化生活的有趣切面,而那些被争相抢购的文化产品,最能折射时代的需求。1956年在南京,观众为了一睹梅兰芳的风采,带着铺盖卷买票;1986年在北京,歌迷排队花半个月工资只为听一场搖滚演唱会。而今天,文化消费方式更加多元,资源获取更为便利,但人们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热情始终如一。从“故宫跑”到“通宵等”,从“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开启夜场到“妇好墓展”预约全满,为文化排队日益成为常态。

    化解“一票难求”的尴尬,一味增加场次并不现实。毕竟,观看者数不胜数,而老戏骨精力有限,经典数目也有限。长远来看,戏台上不能只有《茶馆》和《雷雨》,音乐会不能只听莫扎特和贝多芬,用匠心浇灌更多的重量级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工业品不同,文化产品的供给不能毕其功于一朝一夕。经典化的过程、演员的成长,与喝茶一样得慢慢“泡”。这就需要观众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不放过佳作的成熟老到,也不妨看看新作的崭露头角,说不定你我当下相遇的,就是未来的经典。

    另一方面,经典作品已是难得的文化名片,也可以进行多侧面的开掘,既丰富经典的表达,也丰富公众的生活。一部《茶馆》,焦菊隐导演版珠玉在前,曲剧版唱出了抑扬顿挫的京味儿,四川话版则别有一番“摆龙门阵”的江湖烟火,虽然都是茶馆掌柜王利发,不同的演绎调和出不同的滋味,也挖掘出作品的深度。而与之相关的回忆著作、纪念商品层出不穷,就连剧中一碗烂肉面,也被商家复原出来作为招牌。它们共同打开了作品的广度。而观众爱屋及乌,关注剧中演员的其他作品,不也算是一部戏带动起来的“周边产品”吗?

在过去,人们休憩消遣的方式比较单一。而当下,“生书熟戏,听不膩的曲艺”,文艺活动获得了更多样态与空间。据统计,2017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有15752个,全年演出293.77万场,是10年前的3倍。看演出不再是稀缺品。一些作品因套路化、娱乐化而缺乏生命力,一些表演盲目追求声光电、大场面而脱离艺术本体,将艺术“改革”搞成“改行”,在文化供给持续发力而居民文化消费潜力依然巨大的今天,文艺作品“保量提质”同样很重要。

    文化产品也需新陈代谢,与其坐等市场大浪淘沙,不如自觉提高创作品质。一位老艺术家在排演话剧《龙须沟》时,特意在排练厅门口备一堆泥,表演前在泥上踩踩,因为,这样可以找到人物的感觉。其实,对所有文艺工作者而言,踩在泥巴上、扎进现实中,“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不正是最大的创作秘诀吗?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6月12日第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演员阵容、文学经典以及品牌力量等多重效应导致近几年我国话剧市场持续火爆。 B .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开启夜场等现象反映了当今人们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热情。 C . 新经典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文艺工作者的匠心,观众也要多一份耐心和理解。 D . 从当前的文艺演出的现状看套路化、娱乐化和大场面是文艺作品生命力的大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文章从我国话剧市场的火爆现状说起,论述如何让文化热情涵养更多经典。 B . 文章将过去“排队购票”和如今“故宫跑”对比,说明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旺盛。 C . 文章从创作新经典和挖掘老经典两方面开出了化解“一票难求”尴尬的良方。 D . 文章以老艺术家踩泥找感觉的例子告诉人们艺术创作的最大秘诀是走进生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话剧《茶馆》开票火爆异常的现象是在演员阵容豪华这个因素影响下才形成的。 B . 过去人们休憩消遣的方式比较单一,文艺作品稀缺,因此对艺术质量要求不高。 C . 优秀经典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多方挖掘可以丰富公众的生活,带动“周边产品”。 D . 文艺市场上大浪淘沙,经典作品因为不能贴近群众,而被市场淘汰是很常见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原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近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在他看来,打好蓝天保卫战,能源革命是关键。刘燕华分析,我国要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另外,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预警等具体措施也将逐步推进。

    蓝天保卫战,核心是能源问题。刘燕华认为,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来源以煤为主,所以从宏观看,我们必须重视清洁能源,着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其次是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第三是加快能源结构转型。

(摘编自《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蓝天保卫战”,应该怎么打?》)

材料二:

    铁路运输是耗煤大户,要极大降低铁路单位运用的能耗,铁路运输的组织创新和技术攻关不可少。铁路部门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和测量设备,对重点区域、关键节点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对影响和制约铁路运输降低能耗的诸多环节逐一排查。除此以外,铁路运输需要为社会提供差异化产品服务。唯有如此,才能区别对待,不无谓增加能耗。为此,铁路运营部门要认真硏究铁路货物运输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调整运输布局、路网分布。与此同时,要注重区域分工、企业协作,加强铁路与公路、航空等不同企业的合作,做到不同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以最大限度实现降低能耗、合理利用资源的目标。铁路部门还需要不断加强对运输列车进行维修保养和技术升级。随着运营里程的増加,运输货物的增多,各种动力技术支持的更新换代,铁路运输需要也可以通过各项维修保养提升各项技术参数,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列车使用寿命,更有助于使降低能耗持久平衡发展。

(摘编自《铁路运输企业要在打蠃“蓝天保卫战”中勇于承担责任》)

材料三:

央视网消息:今天下午,十九大新闻中心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消费、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关心环境、参与环保的行动更加自觉。发布实施了三个“十条”,也就是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大力推进环保民生工程,环保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环保设施运行效益。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40多项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改革方案。一批具有标志性、支柱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税法、核安全法等法律完成制定和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从2015年开始实施,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力度空前。2016年,三大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平均浓度与大气十条制定出台的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的30%左右下降到了去年的7.2%等。

(摘编自《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算“打赢蓝天保卫战”?》)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B . C . D .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能源问题是蓝天保卫战的核心问题,中国能源来源以煤为主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打好蓝天保卫战必须重视发展清洁能源。 B . 散煤作为可再生能源,要实施综合治理,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另外,还要逐步推进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预警等具体措施。 C . 铁路运输是煤炭消耗大户,需要从技术攻关、运输差异分类、列车维护保养及加强与不同企业合作等方面下功夫降低能耗。 D . 一系列新的环境保护法制定、修订和付诸实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的力度空前巨大,取得的成效前所未有。
(3)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请结合材料三加以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杜果

(土耳其)苏阿德·得尔威希

    老太太弯下腰对小杜果温柔地说:“来吧,小宝贝,上我家去吧,你可以在花园里玩,那儿有的是李子,你随便吃多少都行。”

    小杜果惊讶地看着这个老太太。这是阿依色奶奶,她就住在隔壁的那所小白房子里,房子前边,有个小小的花园,花园当中有棵大李子树。

    小杜果知道阿依色奶奶不喜欢小孩,孩子们一走近李子树,她就冲着他们大声嚷嚷,要不就用她那根老不离手的大棍子吓唬他们,把他们轰走。

    可是今天她怎么啦?变得这么温柔,几乎是慈爱了。

    这简直不能使人相信。说真的,今天,从爆炸袭击发生以后,一切事都没法叫人相信,一切全跟平常不一样。

    爆炸以后,军火工厂的汽笛长鸣着;人们都从房子里跑了出来,涌到工厂的大门口去了。在这些平常上工的时候很少看见人影的街道上,那时忽然有了很大的骚动。

    家里来了好多陌生人,他们的脸都是很苍白而又很难过的样子,有些女人甚至在啜泣着,这是为什么呢?小杜果想不出。

    阿依色奶奶把杜果的小手握在她的手里。对这个,杜果觉得不大舒服,当他在阿依色奶奶身边走下台阶的时候,他喃喃地自语:“我已经够大了,能自己下去,干吗还领着我?妈妈从来不这样。……她知道我已经长大了。”

    啊,妈妈!……当想到她的时候,小杜果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他妈妈今天晚上从工厂下工回来的时候,他要把阿依色奶奶请他上她那儿去玩,去吃李子的这件了不起的事告诉她……妈妈一定会因为他而骄傲的。

    小杜果忽然间变成一个惹人注意的目标了,所有挤在房子里和小路上的人都那么注意他,有的抚摸他的长头发,有的轻轻地拍拍他的小脸蛋,有的还拥抱他,路角上那个卖杂货的还给他一大块巧克力糖。

    杜果十分满意于自己的显要地位。

    花园里起风了,那棵李树孤零零地站立在角落里,挺老实,挺安静,几乎是一动不动的。小杜果一个人坐在花园的台阶上,那只小狗又碰到了小杜果,似乎很满意,快活地摇着尾巴,要和杜果一块儿玩。可是,小杜果不想和它玩,也不想吃李子。他想:妈妈下工回来的时候,他要向妈妈要钱去买个西瓜,他爱那红红绿绿的颜色,还有那香甜的味道……

    他的妈妈……他是多么爱她呀!妈妈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今天早晨去上工的时候,她的嘴唇是多么红,她总是那么笑嘻嘻的,总是那么美丽,他的妈妈……想到他的美丽的妈妈,他忽然打了个冷战,有点想哭。他只有一个愿望——离开这里,回到家里去找妈妈。

    花园的门又打开了。杜果还在原来的地方,但他不再是站着,而是躺在地上,睡着了。一只抚摸着他的脸蛋的手把他弄醒了,他突然喊出一声:“妈妈……”不,那不是妈妈,那是和妈妈长得很像的玛利哈姨。

    听到“妈妈”的叫声,玛利哈姨那只抚摸他的手缩了回去;她用两只手捂着脸呜咽起来了。阿依色奶奶喃喃地说:“瞧你怎么啦……安静下来吧,别吓着孩子!……这孩子……”

    这个年轻的女人重新俯下身子把小杜果抱了起来,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并且亲吻着他那苍白的小脸,把它浸在眼泪里。

    “来吧,小宝贝,咱们回家去吧,”她抱着他,向花园的门口走去。

    小杜果,每当人家抱着他的时候,他便觉得好像是受了侮辱似的。可是,今天,他没有反抗,他疲乏地把他的小脑袋靠在玛利哈姨的肩膀上,闭上了眼睛。

    玛利哈姨把他带到她家去了。杜果没有问她:“为什么把我带到您这儿来!妈妈在哪儿呢?……”

    几个月过去了,杜果从来没有提过他的妈妈,好像他的妈妈根本没有存在过似的,这孩子用安静和漠然来对待他妈妈的不在。

    可是,有一天,当军火工厂里的爆炸再一次震撼了工人们的小房子,工厂汽笛的长鸣声在空中激荡着……这孩子,突然脸色苍白,放下了手里的玩具,站起来迟缓地走近玛利哈姨,用一种沉重的声音说:“我知道,妈妈死了……就是在爆炸声音以后,工厂汽笛响起来的那天,像今天一样……”

    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想抑制住自己,可是,他的嘴唇颤抖了,在玛利哈姨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他以前,眼泪从他的眼睛里涌出了。忽然,他好像从自尊心的重担下解脱了出来似的,他开始哭泣了,嘴里呻吟着:“妈妈!……妈妈!……”

(俞天民译)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小说开头用阿依色奶奶一向不喜欢小孩子和现在对小杜果出乎意料的温柔慈爱进行对比,引出下文对小杜果不幸遭遇的叙述。 B . 在大人哭的时候,小杜果没有哭,爆炸再次发生时,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开始哭泣,体现了小杜果的坚强和懂事。 C . 小说中,小杜果表现得先是惊讶、满意,继而安静、漠然,最后哭泣、呻吟,这一系列的变化合情合理、自然可信。 D . 小说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周围的人和事,故意造成一种与恐怖环境的距离感,巧妙地表现了人们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
(2)小说塑造小杜果这一形象的手法较为多样,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有人说,小说最后两段以军火工厂再次发生爆炸为结尾有重复之嫌,删除更好;有人认为不可以删除。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毛璩字叔琏。弱冠,右将军桓豁以为参军。寻遭父忧,服阙 , 为谢安卫将军参军。淮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迁宁朔将军、淮南太守。海陵县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璩建议率千人讨之。时大旱,璩因放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璩自首,近有万户,皆以补兵,朝廷嘉之。安帝初,进征虏将军。及桓玄篡位,遣使加璩散骑常侍、左将军。璩执留玄使,不受命。璩传檄远近,列玄罪状。武陵王令曰:“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流之任。”初,璩弟宁州刺史璠卒官,璩兄球孙祐之送丧,葬江陵。会玄败,谋奔梁州。璩弟瑾子修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使入蜀,既而修之与祜之共杀玄。安帝反正,诏曰:“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可进征西将军,都督五州军事。”又诏西夷校尉瑾为持节、监梁秦二州军事。瑾弟蜀郡太守瑗为辅囯将军、宁州刺史。初,璩使参军谯纵领巴西、梓潼二郡军下涪水,当与璩军会于巴郡。蜀人不乐东征,纵因人情思归,于五城水口反,还袭涪,害瑾。而璩下人受纵诱说,遂共害璩及瑗,并子侄之在蜀者,一时殄没。璩子弘之。义熙中,诏曰:“故益州刺史璩,事乖虑外。葬送日近,益怀恻怆,可先所授官,给钱三十万、布三百匹。”论璩讨桓玄功,追封归乡公,千五百户。又以祐之斩玄功,封夷道县侯。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者四人,将帅之家,与寻阳周氏为辈,而人物不及也。

(节选自《晋书·卷八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B .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C .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D .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服阙,指古代官员至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将丧服去除,出来做官。 B . 嗣,指古代诸侯传位给嫡长子的行为,后来泛指君王或诸侯的职位继承人。 C . 赠,即追赠指皇帝赐给已死的人官爵荣誉或称号以褒扬其生前的功绩。 D . 拥旄,指古代武官出征持皇帝所赐的旄节统帅军队统治一方的权力或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毛璩足智多谋,善用天时地利。他利用天旱的特点,采取火攻,将当地的逃亡者都逼迫出来自首,毛璩用他们来补充兵源,受到皇帝嘉奖。 B . 毛璩忠于朝廷,拒绝叛臣利诱。桓玄篡位时,派使者对他进行加封,他不但不接受任命,反而扣押了桓玄的使者,并对外公布桓玄罪状。 C . 毛璩一门忠烈,多人受皇帝赏赐。桓玄落败时,毛璩的侄子毛修之、毛祐之诱杀桓玄,皇帝加封毛璩兄弟三人,使他们成为一方军事大员。 D . 毛璩一门多人遇难,皇帝深感悲痛。毛璩手下参军谯纵造反,诱使毛璩手下杀害毛璩兄弟及在蜀子侄,临近送葬,皇帝十分悲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淮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

②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流之任。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夕次蒲类津

骆宾王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注】①这首诗大约写于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以后,诗人随军征战到蒲类津就地宿营时有感而发。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②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③燕颔:指班超,相士认为他相貌威武,有封侯之相。④兰山:兰皋山。李陵投降匈奴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第二句中的“愁”既指个人的思亲、念友、恋乡,更是对战争进展不顺而产生的忧虑之愁。 B . 三四两句以山路和河源一南一北两个典型场景表达了诗人进退维谷的矛盾。 C . 五六两句中的晚风、朔气、新月、边秋等意象,渲染了边塞悲凄、肃杀的氛围。 D . 七八两句中“通”字表现出营垒相接、声势浩大的场景,“上”字体现了战火之紧急。
(2)最后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共1小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以“            ”两句从反面解释了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方才南飞的原因是对风的依赖。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假想秦始皇爱惜六国的百姓,“      ”,谁也不能夺取他的江山;以史为鉴,如果后人仅仅为他们哀痛而不借鉴,那么“      ”。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两句,表现了一个改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六、语言表达(共2小题)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说到蚊子,你知道它是怎么吸血的吗?我们看到的蚊子嘴只是一个保护罩,在这个保护罩里面总共藏着6根针。①      :其中有两根针的顶端有小小的锯齿,蚊子先用这两根针戳进我们的皮肤,②      。然后,会用另外两根针把切开的皮肤支撑住,以便更顺利地吸血;剩下的两根针里面,有一根顶端有探测器,这根针会在皮下探测并找到血管。在吸血的同时,蚊子还会用最后一根针来释放一种化学物质,防止我们的立刻凝住。在吸血结束后,③      ,这些化学物质会让我们的皮肤起一个红色的小包,觉得痒痒的。

2、把下面内容的主要意思压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多年来有研究表明室内植物或许能净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就属于其中)。可是,现在大多科学家认为这是错误的。与其它类型的空气污染物(如煤烟或颗粒物)不同,挥发性有机物不能被空气净化器过滤出来,它们可以在封闭的环境中累积。科学家测量了室内植物可以从密闭的实验室环境中去除挥发性有机物。但家不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它有敞开的门窗,会有气流通过,有空气漏出,还有更多的杂物。

七、材料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爷爷去世三年了。今年奶奶难得一个人跟团出去旅游了。爸爸为了让奶奶高兴,把爷爷奶奶原本堆满了旧物的小房收拾一新:年爷爷不离手的老半导体收音机被爸爸收拾给了捡破烂的老大爷,爷爷过去常穿的几件旧衣服也被清理了。爷爷奶奶的小房间收拾过了,变得简单宽敞了,爸爸又从家具城买了几件新家具充实了旧居,他显得很满意,对小眀说:“奶奶一定很高兴”可奶奶回来后,却气得直跺脚,说爸爸不孝顺,忘本。要求爸爸立刻把丢弃的半导体收音机和旧衣服都找回来,不管花多少钱。说那是老头子留在家里的一点味道,你们都嫌弃了?爸爸和小明都愣住了。

请从下列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一)以小明(高二学生)的身份给奶奶写一封信,表明自己对这件事的立场态度。

(二)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记叙文,对下面的情节进行续写。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联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