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He B . N2 C . H D . 2O2
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D . 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3、下列图示中的“不符合题意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液体喷出 B . 污染试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偏大
4、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或铁。 B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 一定没有Fe2-和Ag+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 , 一定没有Ag+
5、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C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
6、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
A . K+、Na+、Cl、NO3 B . Mg2+、OH、SO42、Cl C . Na+、NH4+、NO3、CO32 D . Ca2+、Cu2+、Cl、NO3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2 个氯原子:Cl2 B . 3 个一氧化氮分子:3NO C . 5 个铁离子:5Fe2+ D .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 . 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 B . 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C . 用足量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 D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K2CO3
9、很多物质或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 缺少维生素D会引起夜盲症 B . 缺少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C . 缺少钙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 . 缺少碘元素会引起佝偻病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 .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汉江 B . 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C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保卫蓝天 D . 废旧电池集中回收
11、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的质量/g

16

m

4

24

A . 甲和丙两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与丁元素种类不同 B . 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 .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一定是7:1 D . 甲、丁一定都是单质
1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氧化钙、熟石灰、CaO、氧化物 B . 氯化氢、盐酸、HCl、酸 C . 氢氧化钠、火碱、NaOH、碱 D . 碳酸氢钠、苏打、NaHCO3、盐
13、钪(K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下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82455492

A . 钪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钪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 .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D . 钪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14、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氧气液化 B . 海水晒盐 C . 石油蒸馏 D . 生铁生锈
15、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X是(  )

A . B . 单质 C . 化合物 D . 混合物
16、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B . 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 . 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 D . 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7、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的方法 C . 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D . 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
18、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之最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B.化学与生活

①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除去

②水壶中的水垢,可加食盐水浸泡除去

③冰箱中的异味,可放活性炭吸附

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

①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②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

③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

D.化学与工农业

①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

②用石油产品生产合成纤维

③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A . A    B . B    C . C    D . D
19、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则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特殊催化剂可把水变成汽油 B . 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C . 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D .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2)用水鉴别NaOH、NaCl、CaCO3三种同体物质时,能够鉴别出NaOH固体所依据的现象是
(3)探究稀盐酸、Na2CO3溶液、Ca(OH)2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将所有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除指示剂外,最终烧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
2、某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事故现场产生白雾的原因是
(2)消防官兵抢险时,配戴的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他们喷洒大量的某种溶液来消除或减轻污染,这种溶液最好是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化学元素种类高达80多种。从中提取镁的简易流程如图:

请结合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
(2)试剂A为石灰乳,它所含阴离子的符号为
(3)试剂B与Mg(OH)2反应制取Mg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利用海水制食盐,一般采用(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并收集纯净的氧气。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
(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装置D的作用是
(4)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列装置中的(填写字母序号)进行收集。

(5)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根据实验判断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为

2、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猜想Ⅱ:有CaCl2和HCl;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

(3)(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4)(评价反思)

①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 , 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计算:
(1)N(NO2)3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2)gN(NO2)3中含28g氮元素。
2、今年“五·一”假期,小丽随爸爸到乡下省亲,期间看到许多漂亮的大理石,于是好带了一些回来,想去学校实验室测定这此大理石中CaCO3的含量。他称取了20克大理石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将250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依次加入烧杯充分反应,记录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大理石中其他分均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入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50

50

50

50

50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15

10

5

5

m

试求:

(1)m的值应为
(2)实验中大理石样品所含CaCO3的质量分数?
(3)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