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①纸张 ②塑料 ③玻璃 ④金属.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添加酒精 B .   稀释浓硫酸 C . 过滤泥水 D . 称量氯化钠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 . 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 . 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4、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 鲜牛奶变质 B . 菜刀表面生锈 C . 西瓜榨成汁 D . 洁厕灵除垢
5、“沂河源头,水潺潺;螳螂河畔,柳青青。”这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保护绿水青山,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露天烧烤,随意排污 B . 节约用水,保水护水 C . 垃圾分类,再生利用 D . 拆除违建,种植花草
6、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自行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 . 分子停止运动 B . 分子质量变大 C . 分子体积变大,运动速率减慢 D . 分子间隔变大,运动速率加快
7、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
A . 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 B . 探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 C . 探究盐酸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粒子是H+ D . 探究滴加了酚酞试液的中和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8、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错误的是(  )

A .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 .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9、生活习惯影响身体健康。晓华一家人的下列饮食和生活习惯中,最科学合理的是(  )
A . 晓华长期偏食,特别爱吃零食 B . 爷爷、奶奶不忍浪费,即使食物霉变仍然食用 C . 妈妈追求苗条,只吃蔬菜和水果 D . 爸爸爱运动,大量出汗后常补充点淡盐水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B . 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C . 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用明矾净水——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11、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有机物:CH4、H2CO3、CH3COOH B . 盐:纯碱、食盐、石灰石 C . 混合物:石油、蔗糖水、冰水混合物 D . 金属材料:不锈钢、铜丝、金刚石
12、有某单一溶质的溶液X,取三份等量的该溶液,分别滴加NaOH溶液、稀盐酸、BaCl2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则下对该溶液X的叙述,正确的是(  )

加入的物质

NaOH溶液

稀盐酸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蓝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A . 该溶液中含有Cu2+ B . 该溶液中含有CaSO4 C . 该溶液是一种碱的溶液 D . 该溶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13、我县中庄镇盛产“沂源红”苹果。苹果的营养非常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感冒机率要低。所以,有科学家和医师把苹果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苹果中的维生素C(C6H8O6)可增强免疫力低下。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C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B .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 . 维生素C中含有4个氢分子 D . 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
14、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案或结论

A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B

鉴别羊毛纤维与化学纤维

灼烧,闻气味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D

鉴别NaCl溶液、Na2SO4溶液和(NH42SO4溶液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15、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流程Ⅰ中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可溶性杂质 B . 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 . 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 . 流程Ⅳ、V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

二、简答题(共1小题)

1、信息时代,5G让手机飞起来!手机芯片是智能手机终端的关键。制备该电子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工业上制取硅的主要反应为:SO2+2C Si+2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生成的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

②二氧化硅还是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填写序号)。

A.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B.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

C.塑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D.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铈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A,B,C,D四种粒子中易失去电子的是      (填字母)。
(3)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4)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要经处理至pH=7后排放。

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可用检验处理后的废水pH=7;

②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气体为(填化学式),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填写下列空格:

(1)图A进行的实验是某同学取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向甲、乙两瓶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两瓶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中,甲瓶为对照实验组,则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2)用图B所示的装置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将稀盐酸滴入已先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3)用图C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选填“化学”或“物理”)方法分离或除去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从而测定混合物中某成分的含量。
2、小明同学在超市里看到“食用碱面”(如图1所示),他想知道该“食用碱面”的成分,请教老师后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钠盐。

(作出猜想)小明及其他同学猜想其主要成分可能是:

①Na2SO4    ②NaCl    ③Na2CO3     ④NaHCO3

(查阅资料)①氯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不反应。

②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小明与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来确认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

(1)(进行实验)取适量该“食用碱面”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把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①:在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猜想①正确

实验②:在第二份溶液中加入

有气泡产生

猜想正确

(2)(交流讨论)

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仅仅通过实验①不能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SO4 , 也可能是Na2CO3 ,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们通过对实验①②的分析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理由是
(4)有同学认为把酚酞溶液滴入该“食用碱面”的溶液中,溶液变红,就可得出该“食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这种说法对吗?并请说明原因:

(拓展应用)已知Na2CO3与稀盐酸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用Na2CO3固体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装置最好是(选填图2中装置序号)。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试管中实验现象是
(2)只通过A和B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u、Ag、稀盐酸       

B.Cu、AgNO3溶液       

C.Cu、AgCl

(3)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Zn、Cu、Ag       

B.Zn、Cu       

C.Cu、Ag       

D.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填编号,下同),随后该同学对试管中的固体进行了以下探究:取固体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表面产生气泡;由此可判断该固体的成分是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过氧化氢溶液具有强氧化性,3%的过氧化氢溶液就能够有效杀死各类细菌和病毒,同样也可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因此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消毒。
(1)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
(2)若实验室中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当分解完全后共收集到3.2g氧气,试求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