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开学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4小题)

1、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含有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a个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结合生物体内的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分析下列各选项,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①④途径提供 B . 能进行②过程的生物体内一定含有线粒体 C . 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③或④将受到抑制 D . 导致过程③④不同的原因在于生物体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
3、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及其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于细胞拟核DNA中 B . 真核细胞在个体不同发育时期产生的mRNA都不相同 C . 细胞中转录和翻译时的模板及碱基配对方式都不相同 D . 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有利于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4、下列有关人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纤维素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 . 磷脂、抗体、DNA的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C . 蛋白质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D . 人体肌肉细胞中含有4种碱基
5、某种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图1为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1中Ⅰ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1中的Ⅱ和Ⅲ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图2表示色素的形成过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 . 蓝花雄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C .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X与Y染色体能联会的区段不只是Ⅰ D . 若一白花雌株与一蓝花雄株杂交所得F1都开紫花,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花雄株所占比例是3/16
6、观察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图),分析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是由R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的 B . ②与某种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 ③是核膜,具有4层磷脂双分子层 D . 核孔是某些蛋白质和RNA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7、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只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唯一能合成ATP的细胞器 C . 高尔基体分拣蛋白质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D .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合成蔗糖等糖类的场所
8、下列关于发生在肝脏细胞中ATP—ADP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TP的合成的能量来自于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B . 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如乳酸转化为葡萄糖 C . ADP和磷酸脱水合成ATP,形成水的部位可以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D . 人体肝脏细胞溶胶中产生ATP的过程可能伴随着二氧化碳的产生
9、图甲表示pH对人体肠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催化效率的影响;图乙用来描述酶的作用机理,其中A代表底物,B代表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的曲线II可能是人体胃蛋白酶 B . 图甲表明各种酶对pH适应范围很广 C . 图乙中A和B可分别表示淀粉和蛋白质 D . 图乙中A和B可分别表示淀粉和蛋白酶
10、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鉴定还原糖、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B . 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使用 C . 用苏丹Ⅳ鉴定花生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成分时,实验结果肯定可见橘黄色颗粒 D . 当实验试剂中提供了斐林试剂甲液、乙液和蒸馏水时,不但可以检验还原糖,也可以鉴定蛋白质
1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B . 草履虫、变形虫等均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C . 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D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个体水平
12、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H6 , 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1个该肽链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 . 合成1个该肽链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C . 1个该肽链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 . 在1个该肽链分子是由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
13、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导致的水危机日趋严重,研究表明,80%的疾病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下列关于细胞中的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B . 用洁净的试管加热晒干的种子,试管壁上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种子中的自由水 C . 沙漠里的仙人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远多于水 D . 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增加时,代谢加强,抗逆性减弱
14、下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及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 . 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 . 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 D . 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有重要作用
15、如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面是细胞膜的外侧,B面是细胞膜的内侧 B . ①是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C .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比磷脂分子的运动能力强 D . 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实现自我更新
16、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图片_x0020_180588418

A . 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 . 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C . 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 . 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17、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 . 细胞分化与生物的个体发育有密切关系,它是发育的基础 C . 细胞分化仅发生在高等动物的胚胎时期,形成各种细胞,继而形成组织、器官等结构 D . 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18、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蛋白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DNA在间期进行复制 B . PCN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 PCNA的合成与DNA的复制需要的原料相同 D . PCNA的含世与DNA —样也呈周期性变化
1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关于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错误叙述是 ( )
A . 原料和酶来自细菌而模板来自噬菌体 B . 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C .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D .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20、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发生了细胞的增殖,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 . 过程②发生了细胞的分化,分化导致肌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C . 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 . 细胞衰老和凋亡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细胞癌变也是细胞生命历程的必经阶段
21、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106108092

A . 研究中正确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 B . 操作①叫去雄,时间上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操作过程中要干净、全部、彻底。操作②叫授粉;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操作后要套上纸袋 C . 相对性状明显、闭花授粉、繁殖快、子代数量多,都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D . 该实验的亲本中,左边的是父本,右边的是母本
22、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 图片_x0020_1576975755 3和Ⅱ 图片_x0020_805136766 4所生子女是。(    )

BB

Bb

bb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图片_x0020_100003

A . 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 . 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 .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 .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
23、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下列各选项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
A . 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 B .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生产人干扰素的大肠杆菌 C . 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和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 D . 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获得的三倍体无子西瓜
24、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方法①和③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方法③的变异是定向的 B . 方法②形成单倍体的过程中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C . 方法③可将抗病基因直接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 D . 图中筛选过程会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抱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lmin或75℃下加热5—lO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      种单位组成。
(4)—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      个羧基。
(5)肉毒类毒素可用      (填试剂名称)鉴定。
(6)现另有一个含2条环肽的蛋白质,其是由800个氨基酸合成的,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该蛋白质中共有      个肽键和      个氨基。
2、人体细胞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图1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产生和发挥作用的过程。

(1)吞噬细胞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识别病原体。合成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原料的结构简式是      ,水解酶是在      中分类和包装的。
(2)溶酶体通过      方式把近中性的细胞质基质中的H+泵入溶酶体内,以维持其pH。
(3)某种水解酶是由n条肽链构成的,其中共含有m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合成一分子该水解酶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4)细胞膜是吞噬细胞的系统边界,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图2是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比较。

①与人工膜相比,生物膜上      (填“存在”/“不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K+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      

②图示结果表明,生物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具有      

3、下列图1和图2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766494813

(1)图1中a、b、c柱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      ,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2中            的过程。由Ⅰ变成Ⅱ的过程中,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      
(3)图2中甲细胞正在进行      分裂,含有      条染色单体;该动物体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
(4)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的细胞是      
(5)图2中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4、                   
(1)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系谱图中有甲病(基因A、a)患者、乙病(基因B、b)患者和甲乙两病兼患患者。Ⅱ-7无乙病家族史。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其遗传特点      

②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000和1/100;如果婚后生下的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            

③在该系谱图中,编号为      的个体与该系谱图中的其他个体均无近亲关系。

④若对Ⅰ-1、Ⅰ-2、Ⅱ-1、Ⅱ-2进行关于甲病的基因检测,将含有致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进行分离,结果如下图。(a、b、c、d代表上述个体)请回答:

1)长度为      单位的DNA片段含有致病基因。

2)个体d是系谱图中编号为      的个体。

(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宽叶和窄叶,抗病和不抗病等性状。已知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Aa)所结果实在数目和粒重上都表现为高产,分别比显性和隐性品种产量高12%、20%。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纯种宽叶玉米和纯种窄叶玉米进行了间行均匀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自然受粉[同株异花受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杂交)]。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受粉方式共计有      种。F1植株的基因型是      

②如果将上述自然受粉收获的种子用于第二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少8%,因此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收集      (填“宽叶”、“窄叶”)植株上的种子,第二年播种后,在幼苗期选择      (填“宽叶”、“窄叶”)植株栽种,才能保证产量不下降。

③玉米的矮花叶病,由玉米矮花叶病毒引起,苗期出现黄绿相间条纹状叶,重病株不能结穗。抗玉米矮花叶病(b)为隐性,现将纯种宽叶不抗病玉米(AABB)与纯种窄叶抗病玉米(aabb)进行杂交,得到F1。用F1测交,测交后代就有高产且抗矮花叶病的玉米植株,此植株的基因型是      ;如何选出此玉米植株?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开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