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MFe2Oy中Fe为+3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SO2对空气无污染 B . 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C . 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y的数值为4
2、我国每年“安全教育日”普及安全知识.下列有关安全措施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 B . 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C . 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保鲜膜包装食品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与生存环境,下列做法合理可行的是(  )

A . 食用适量海带,以预防缺碘性疾病 B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鲜时间 C . 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以减少水土污染 D . 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以减少“白色污染”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 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水的电解 B .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 .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6、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B . 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 C . 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D . 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7、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

B

①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

②常用洗涤剂来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①酒精溶液是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②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D

①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①可燃物燃烧必须与O2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②双氧水在常温下必须加入MnO2才可分解

A . A   B . B   C . C   D . D
8、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途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B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C . 化学性质相似 D .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9、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 . 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 Fe2+中的“2”表示每个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D .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
10、如图表示某些概念的从厲关系,下列选项中能符合右图的是( )

A

B

C

D


X

氧化物

单质

混合物

纯净物

Y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A . B . C . D . D
11、下列应用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
A .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置换反应 B .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化学反应:4P+5O2 2P2O5化合反应 C . 高炉炼铁的反应:2Fe2O3+3C=4Fe+3CO2↑置换反应 D .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稀盐酸: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12、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B . 若将图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C . 图丙中移走液化气罐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 D . 图丁中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3、“泰安对餐饮食品抽检,45%的大米被检出重金属镉超标。如图A为周期表中的镉元素,图B为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镉原子核外有48个电子 B . 符号“Cd”可以表示金属镉、一个镉原子 C . 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D . 镉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图B中X=2
14、交警对司机“酒驾”进行呼气检测的化学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白酒中的乙醇(C2H5OH)迅速生成蓝绿色铬离子(Cr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每个乙醇(C2H5OH)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B . K2Cr2O7属于氧化物 C .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 . 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
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酒精灯点燃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倾倒液体     D . 液体加热

二、计算题(共1小题)

1、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20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3)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1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19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为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下图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已知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G是一种黑色固体,H是一种红色金属单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G      
(2)反应“F+G → H+C”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物质F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
(3)物质A中一定含有的元素为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_x0000_i1030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 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②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1)【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2)【实验探究】

①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②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此时停止加热.

③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

      

猜想      错误

②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

猜想      正确

(3)【评价反思】

①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写出1条即可).

②若要证明Ca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       .

③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是(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1)写出编号为a,b的仪器名称:a      ,b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为      。在装入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            。符号表达式为      
(4)若使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①导管口一有气泡就马上收集  ②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内未装满水

(5)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判断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时应将      
(6)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为      ;瓶中事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7)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瓶中事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      ;铁丝要盘成螺旋状,并系上一根火柴,火柴的作用为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①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

②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

复方氢氧化镁片剂

铝碳酸镁片

有效成分

Mg(OH)2

AlMg(OH)3CO3

构成微粒

Mg2+、OH

Al3+、Mg2+、OH、CO32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Mg(OH)2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OH . 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2)如图1所示

粒子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3)如图2所示

图①:从微观角度看,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完全相同的另一个化学方程式      

图②: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