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静止在桌面上的刻度尺 B . 冰熔化成水 C . 池塘中的池水 D . 春雨中飘落的雨滴
2、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 . 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 .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 .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 . 小明身高约为1.68
3、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如图所示,它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 . 声音的反射 B .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 . 池塘中的池水 D . 春雨中飘落的雨滴
4、如图所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名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方中。关干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 .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 .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 .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5、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如图3甲),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如图乙),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如图丙),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

A . 熔化 B . 升华 C . 汽化 D . 液化
6、某同学的爸爸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km/h D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km/h
7、小丽和小宇两个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字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
A . 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 B . 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 C . 两个方案都可行 D . 两个方案都不可行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      的。如图所示的s-t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       m/s,它在38秒内通过的路程为      m.

2、如图所示,将一块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选填“大”或“小”),其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如图所示,敲响音叉,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3、物理学中,把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超声波碎结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      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音能传递      的性质。

4、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上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正在房间写作业的小明觉得客厅的电视声太大了,于是关上了房间门,这属于在      中减弱噪声。

5、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如图9所示的两种方式进行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9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      

6、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将一种叫作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通过      的方式将其液化,并装进铝罐内。当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瘀血。

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这是      (填物态变化)现象,这个现象发生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即把水滴入果树下的土里,这是利用       (选填“增加”或“减少”)水在地面上的表面积来减小水的蒸发。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甲所示,记录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请在图乙的坐标图像中描点,并将这些点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来,以得到小车运动的s—t图像。

2、如图所示,一艘小船正以比风速小的速度面向灯塔靠近,请在小船的旗杆上画出正在飘动的旗子。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所示,在读取温度计示数时,眼睛应从      (选填“A”、“B”或“C”)处观察,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s。

2、某合作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安装该装置时,各器材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开始时,该学习小组所用温度计碰到容器底,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3)实验中该学习小组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水尽快沸腾,请你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      .

(4)继续加热,当观察到附着在杯底的气泡开始上升(如图16甲所示),该学习小组认为水已经开始沸腾了,读出此时的温度是92℃;当杯内大量气泡上升并在水面处破裂时(如图16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98℃。该学习小组能否通过对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就得出“水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的结论?       (选填“能”或“不能”)。你判断的依据是      

(5)在该实验中所使用的温度计无质量问题,而所测得的水的沸点却并没有达到100℃,是因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6)该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得出了水的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们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如图所示是“探究某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9

50

51

(1)实验中将固体物质放进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水中的加热方法叫做水浴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是点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凝固点是      ℃。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继续       (选填“吸”或“放”)热,温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在第9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中的      (选壕“甲”或“乙”)。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当一辆轿车以1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时,需要多少分钟才能通过港珠澳大桥?

2、喜洋洋发现后方200m处的灰太狼正以15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洋洋与前方的羊村相距400m。问:喜洋洋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回羊村?

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

1、认真学习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A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2)过程B中,水蒸气将      成小水珠或      成小冰晶,便形成了云。

(3)过程C中,较大的冰晶从高空落下,通过跟空气的摩擦使其      成小水珠,就是雨。

2、某合作学习小组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们想利用弦音计(如图所示)做研究,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1)若该小组选择b、d两根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2)若该小组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两弦线做实验。
(3)该小组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譬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请你据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3、某物理合作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小车在AC段运动的路程SAC       dm,平均速度VAC       m/s;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某同学计算A到C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方法计算: ,计算结果       (选填“对”或“不对”)。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      (选填“大”或“小”)。

(5)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保持斜面倾角      (选填“较大”或“较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