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5.3 功与机械效率(3)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 . 改变提升重物的高度
B . 用体积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
C . 提升更重的物体
D . 给定滑轮加润滑油
2、某人用50 N的拉力将重160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上长为4 m、高为0.8 m的斜面顶端,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别为 ( )
A . η=64%,f=32 N
B . η=50%,f=18 N
C . η=64%,f=18 N
D . η=80%,f=32 N
3、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重力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若G1=G2 , 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 . 若G1=G2 , 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 . 若G1=G2 , 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 . 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4、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 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 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 动滑轮重4 N
B . 使用该动滑轮要费距离
C .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 . 提升物体的速度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5、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 )
A .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 . 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 .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 . 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6、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缓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是图中的 ( )
A .
B .
C .
D .




7、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是( ).
A . 一样多
B . 斜面的多
C . 滑轮组的多
D . 无法判断
8、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①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②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物重有关;③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④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很高的简单机械.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36kg的物体提升50cm,则需要做的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g取10N/kg).
2、在图中,重为500 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 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 N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若物体的移动速度为0.2
m/s,则1 min内拉力做的功是 J.
3、为了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 、 、 。测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如图甲,某同学用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同一种绕绳的方式下匀速提升不同质量的重物,得到了多组竖直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重物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并绘制出如图乙的F-G图像(不计绳重以及摩擦)。
(1)试根据图像计算动滑轮所受重力G动。
(2)在图甲中画出该同学的绕绳方法。
(3)用该滑轮组提起重为65 N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