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寒冷的冬天,在户外经常看到从人口中呼出白雾,这是( )
A . 人口中有白雾
B . 人口中的水蒸发后形成的水蒸气
C . 人口呼出的水蒸气降温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 . 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成的小水滴
2、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 汽车、羚羊、运动员
D . 汽车、运动员、羚羊
3、下列关于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发声体振动越快响度越大
B . 声波只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C . 潜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人的说话声,是由于固体可以传声
D . 我们可以通过音色判断熟悉歌手的声音
4、把闹钟放在玻璃罩里,用抽气机抽出罩内空气的过程中( )
A . 听到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大
B . 听到闹钟的铃声越来越小
C . 听到闹钟的铃声大小保持不变
D . 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便于观察
B .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便于观察
C .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放大,便于观察
D .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便于观察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 利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 . 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
7、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
A .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B .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C .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D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8、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 月亮
B . 烛焰
C . 工作的电灯
D . 太阳
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浓密树荫中呈现圆形光斑
B .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C .
月食的形成
D .
水中山的“倒影”




10、测量视力时,人距视力表5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m
B . 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
C .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m
D .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m
11、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C . 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
D . 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 。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若秒表每格为1s(实验中指针没有转过1圈),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3、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物体中速度最大的是 ;其速度值为 m/s。
4、如图所示,敲鼓时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且声音越响纸屑跳得越高。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同一发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它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
5、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约为5﹣6Hz,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6、如图所示,这是1666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做的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 ,这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7、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太阳光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用以平面镜把斜射的太阳光变为竖直的光线照射竖直的矿井底,平面镜镜面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2、如图所示,SA表示从水斜射向空气的一束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3、如图,MN是平面镜,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经过A点,反射光线经过B点的光路图(要求标出入射点O的位置,并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小明有一枚防水印章,他想知道印章的密度,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操作: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印章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印章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量印章的体积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印章的体积为 cm3;通过计算,得出印章的密度为 kg/m3。
2、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3个探究问题:
①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②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长度是否有关
③琴弦发出声音的频率高低与琴弦的材料是否有关
下表是他们根据探究问题将实验材料分组的情况。
(1)如果选择上表中A、B两组材料进行实验,则所探究的问题是 ;(选填①、②或③)
(2)如果探究③,实验中应控制横截面积和 不变。(选填“材料”或“长度”)
3、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直线转折的两部分组成。
(1)采用可转折的两部分纸板是为了研究 与入射光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3)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上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4、小林用一个较厚的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选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好处是便于确定 。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如图甲点燃一根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左侧,人眼在玻璃板的 侧(选填“左”或“右”)正对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将另一根与之相同的蜡烛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该蜡烛,观察到与左侧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这表明像与物的大小 ,在白纸上记录下蜡烛和像的位置,将一个光屏放在右侧蜡烛的位置,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他多次更换左侧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特点。
(3)小林从侧方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能看见两个形状相同的蜡烛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这是因为玻璃板的两个面对光都有 作用而形成的。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发光点S通过M面所成的像Sˊ (保留作图痕迹)。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2、横穿六盘山的隧道长约2400m,开挖岩石大约3×105m3 , 隧道建成,翻越六盘山的行车时间缩短约1h,更重要的是行车有了安全保障,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往来、西北各省经济发展、六盘山地区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1)若六盘山隧道岩石的密度为2.5×103kg/m3 , 打通隧道需搬运多少吨岩石?
(2)在隧道的入口处,有如图所示的一块交通标识牌,一辆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至少是多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