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 . 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 .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 .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2、下列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B . 光年是长度单位 C .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 白光是单色光
3、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 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 将正在发声的锣面用手按住,响声消失了,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变慢了 D . 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4、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 B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5、通过观察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能得出(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 . 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C . 音调、音色都相同 D . 音调、音色都不相同
6、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 . 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C . 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D . 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7、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B . 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罐“出汗” C . 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 D . 衣柜中的卫生球“不见了”
8、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饮料里加冰块是因为冰熔化时放出热量 B .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 C . 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沸腾时温度升高 D .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9、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纯铁

﹣38.8℃

1083℃

﹣117℃

232℃

660℃

1515℃

1525℃

A . 铝的凝固点是660℃ B . 零下120 ℃的酒精为固态 C . 可将锡块放在铁锅中熔化 D . 在气温低于零下40 ℃的地方可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10、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
A . 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 . 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 . 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 . 无法判定
11、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红外线的是(    )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

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     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2、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侧是接收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996396566

A .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 . 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C . 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是烛焰的影子 D . 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小华喜欢利用ipad听歌,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      (“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      (“音调”、“响度”或“音色”)。
2、敲油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      (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3、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      计时(听枪声/看白烟);若计时方法搞错,计下的时间会      (偏长/偏短)。
4、如图所示舞台上架子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      不同。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选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黑色裤子的鼓手身上,观众看他上衣呈      色,裤子呈      色。

5、红薯干具有“色美、香甜、柔软”的特色。它加工流程大致如下:

A、晾吹,B、清洗,C、水煮,D、切片,E、烘干。

在以上流程中:

(1)会发生剧烈汽化现象的工序是      
(2)能加速水分蒸发的工序是      ;(选填A,B,C,D,E)
6、儿童感冒发烧时,为了降温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选填“吸”或“放”);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小孩发热时      (选填“要”或“不要”)给小孩加盖被子。道理是      

7、严冬时节,玻璃窗的表面常结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      生成的,冰花附着在玻璃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有时又可看到竖直的冰痕,这是由室内的水蒸气先液化为水,水再在沿玻璃下淌的过程中      而成的。
8、天空中有时候会出现金星凌日的天象,人们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小黑点,如图1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光的      而形成。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图2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      位置。

9、超声波测速仪固定在道路旁,向着驶来的车辆发射频率较      (选填“高”或“低”)的声波,它遇到车辆后会被反射。再根据接收到声波频率的变化,就能确定车辆的行驶速度。反射回来的声波的速度与原来相比      (“变快”“变慢”或“不变”)。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图片_x0020_919940675

10、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可断定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5min该物质处于      态,试管内冰的质量会      “增加”“减少”或“不变”)。

图片_x0020_1417803581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表(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图片_x0020_1842560623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
(2)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相似。
(3)这是分别测量出的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晚上的气温是      
(4)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选填“高”或“低”),夏日雨后空气湿度变大,两个温度计读数差      。(选填“变大”或“变小”)
12、根据下列五幅图回答对应的问题。

图片_x0020_443263688

(1)如图A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当增加试管中的水量时,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      (选填“高”或“低”);
(2)如图B,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烛焰、小孔、眼睛在      
(3)如图C,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      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
(4)如图D,热水器上有两根水管,洗澡时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水管。(选填“冷”或“热”)
(5)如图E所示,对碘锤缓慢加热,观察碘的升华。书本上没有用酒精灯直接给碘锤加热,而是采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是因为碘的熔点比水的沸点       (高/低)。

三、实验题(共6小题)

1、写出涉及到相关的物理学方法:(选填A,B,C,D)

A .转化      B .类比       C .控制变量       D .推理

(1)将密封的瓶子内向外抽气,瓶子内的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声音传播的条件。      
(2)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法。
2、               
(1)光的色散实验中,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将温度计放在B处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有显著变化,      (选填“Ⅰ”、“II”或“Ⅲ”)区的光可以应用于电视遥控器。

图片_x0020_1505254883

(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      色的。
(3)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如图所示,小明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他发现纸团上下不断跳动。

图片_x0020_722594952

(1)断开开关,让扬声器停止播放音乐,纸盆上的小纸团停止跳动。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实验中小纸团的作用是:将纸盆的      ,从而便于观察。
(2)小明突发奇想:若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他_____(选填下列序号)。 (2)
A . 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B . 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C . 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3)小明又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钢尺,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仪器测得a图实验声音为1.3×102Hz,b图实验声音为1.2×102Hz,可见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      变小。

图片_x0020_100002

(4)把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不同。
(5)控制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      改变。
(6)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_____ (6)
A . 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B . 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C .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4、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标准大气压):

图片_x0020_287448413

(1)由表A可知,完成这个实验应该使用      温度计。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如图B,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气泡里的水蒸气消失的原因是      ,此时水是否在沸腾:      
(3)小明将水加热到沸腾,他发现水沸腾时      热温度      。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
(4)如图C旁边的小丽组装好与小明相同规格的实验器材,但在烧杯上面加了一个盖子,实验后小丽作出在0﹣15分钟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D,据图可知      (选填“①”或“②”)应是小丽依据实验数据所画的,她实验时水的沸点达到了      。分析图象并写出一条造成他们所画的图象不重合的原因      
(5)如图E,实验后小明意犹未尽继续探究,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会”或“不会”)沸腾。若在烧杯口加盖,则试管中的水      (“会”或“不会”)沸腾。
(6)如图F,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中的气泡中是      ,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      (选填“空气”、“水蒸气”、“小水珠”或“二氧化碳气体”)。
5、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图片_x0020_452190466

(1)实验小组应选用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2)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温度计还需要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收集的多组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个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4)别的小组同学发现还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时冰熔化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6、小明发现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发光体AB到小孔的距离、发光体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个发光体AB实验,且保持发光体AB到小孔的距离为8cm不变,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

实验次数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图片_x0020_1087981947

(1)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发光体AB(如图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发光体AB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2)小孔成像的原理与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现象不相同_____ (2)
A . 林间笔直的光柱 B . 月食 C . 彩虹的形成 D . 手影的形成
(3)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象。
(4)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发光体AB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      ;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 时,像的高度是      cm。
(5)在第④次实验时,半透明纸上像的高度与发光体AB的高度      (相等/不相等)
(6)为了进一步探究“像的大小与发光体离小孔的距离是否有关?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            不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