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杜楼镇郝党庄初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测得某同学身高1.65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米 B . 测量结果精确到分米 C . 测量结果精确到厘米      D . 6是估读数字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

A .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 . 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 .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D .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单位与物理量匹配正确的是(    )
A . 质量的单位:牛顿 B . 密度的单位:kg·m3 C . 速度的单位:米每秒 D . 压强的单位:N·m2 , 简称帕斯卡
5、下面几个物体中长度最接近6 cm的是( )
A . 排球的直径 B . 容积为60 mL的墨水瓶的高度 C .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 D .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6、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 .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0”刻度线,把物体的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 B . 测量估读时,有人估计大些,有人估计小些 C . 用刻度尺测量时,未能在最小刻度值下面再估计一位数字 D . 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7、在以下实例中,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 . 雷声响起预示可能会下雨 B . 敲西瓜听声音判断是否成熟 C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 . 通过超声波了解胎儿发育的情况
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 超声波频率高,方向性强,可以用于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声信号传递 D . 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9、下列有关声音的实例中,与“响度”有关的是( )
A . 夏日买西瓜,要捧起来拍几下听听声音 B . 人们在买陶制品时,习惯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听一听 C . 用水壶往保温瓶中灌水,声音在变化 D . 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要大点声,自习课研究问题时要小点声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会越大 B . 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 C . 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D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

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此刻度尺分度值是        ,铅笔的长度是       

2、

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      ,合计      S.

                          

3、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

4、某同学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3.62cm、3.63cm 、3.58cm、3.62cm,在测量中存在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5、填写单位:
(1)一位中学生的身高是167 ,质量是51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6、一张纸的厚度是:69μm= m
7、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使用刻度尺进行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
8、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图片_x0020_1144550821

(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
(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9、超声与次声

超声:通常把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称为

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

人的听觉范围: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Hz到20 000 Hz之间的声音 不在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都听不到.

10、音色

定 义:反映声音的,也称音品.

影响因素: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应 用:可以根据音色判断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乐器及物体等.

11、“掩耳盗铃”是在处减弱声音,“无声手枪”采用消声器是在处减弱声音.
12、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3s,收到回波信号,问:
(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31m/s)
(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2、一辆汽车在山崖前鸣笛, 汽车静止 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 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求:
(1))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2)该汽车若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 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如表所示: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请同学们观察表格回答以下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      
(2)在长为850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此时气温约为15℃)。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音调在学习吉他过程中,小雨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

猜想二: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这些猜想,它们找到了下表所列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震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震动频率的仪器进行试验 其规格分别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材料

尼龙

尼龙

长度

60

60

60

90

120

90

90

120

横截面积

0.76

0.89

1.02

0.76

0.76

1.02

1.02

1.02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

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编号5的数据,请填写编号5的数据:

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图片_x0020_100013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得出声音是由产生.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他知道声音是由鼓面的发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 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小纸团目的是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

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

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

结论:

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是正确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杜楼镇郝党庄初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