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的冰比0℃的水冷一些 B . 灯丝用钨丝而不用铁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 .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 . 物质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2、梅雨季节我市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瓷砖墙壁“出汗”,这种现象是(     )

A . 熔化 B . 液化 C . 汽化 D . 凝华
3、如下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中,可能表示的是石蜡熔化过程(  )
A . B . C . D .
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B . 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 C . 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 . 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升华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 B . 气体要变成固体必须先液化再凝固 C . 升华、凝华均有制冷作用 D . 升华、凝华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6、甲、乙两支温度相同的温度计,在乙温度计上(如图)包上一块浸湿了的酒精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乙示数相同; B . 甲的示数比乙的高 C . 乙的示数比甲的高; D . 无法判断
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冬天湖面结冰 B .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C .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 . 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9、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 )
A . 20℃ B . 30℃ C . 40℃ D . 50℃
10、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A . 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 . 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 . 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 . 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1、水烧开后,壶嘴向外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    )
A . 先熔化再液化 B . 先液化再汽化 C . 先汽化再液化 D . 先液化再升华
12、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下图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3、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1)滴在桌子上的墨水逐渐干了;(2)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教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3)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4)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A . (1) ( 2 ) B . (2 ) ( 3 ) C . (2 ) ( 4 ) D . (1 ) ( 4 )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冬天的早晨 , 小明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 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 , 这层冰花在小明家窗户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
2、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干冰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以-78.5℃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舞台上经常喷出干冰粉末从而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分析:

(1)喷出的干冰粉末(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2)从而空气中的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即舞台上出现的白雾。
4、开运动会时,使用的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和携带,常温下可采用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5、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

6、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技术出色,采用低碳环保的碳氢化合物气体作为燃料,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吸收/放出)热量.
7、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

⑴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

⑵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

⑶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

⑷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

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 .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 性.

8、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车窗玻璃会起雾,“起雾”这一现象是属于(填写物态变化),这过程会(选填“吸热”或“放热”),并且这时的雾会附着在玻璃车窗(选填“内”或“外”)侧,使玻璃变模糊.
9、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判断:

图片_x0020_45044351

(1)该物质在第4min到第9min这段时间内 (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2)温度为50℃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

三、实验题(共5小题)

1、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

图中是“研究水的沸点”实验,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4)

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象;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图片_x0020_239199724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由图像可以看出:AB段与CD段随着加热进行,温度变化的快慢明显不同,小明在老师的提示下明白了其中原因原冈.你认为是
(3)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在在的不足是
3、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中,同学们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426027208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热,温度
4、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7

99

99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2)当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实验室里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两种;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19℃,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5、某同学测量一杯水的温度,选好一只量程适当的温度计,他将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后立即拿出来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指出该同学操作的两项错误之处。
(1)
(2)
(3)下面是小红做“测量液体温度”的一些实验步骤,请你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面的编号有序地排列出来。

A.观察温度计里水银柱液面,当液柱不再升高时,记下读数;

B.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C.估测液体的温度;

D.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温度计,放在稳妥的地方,整理好仪器;

E.此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F.读数时眼睛视线应与温度计里细玻璃管内的水银液面相平;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4)
A . 图片_x0020_58248574 B . 图片_x0020_511825448 C . 图片_x0020_100023 D . 图片_x0020_100024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莞盛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