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0届第二中学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请战书叠成厚厚一 (luò), 汗水浸湿全身,摘下口罩露出印痕、压疮……这一帧帧感人的画面,让我们相信雾霾终将消散,(jì) 月必定到来。 B . 每逢端午佳节,万人空巷、齐聚一堂,缅怀先贤、颂扬屈原,挂艾草、割菖(pǔ)、 赛龙舟、包粽子、办诗会,已经成为屈原故里(zǐ) 归千年不断的传统,成为中华大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C . 宁夏健全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机制,明确在导师(lín)选时,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实施“一票否决”;同时,还健全了导师评(pìn)分离机制,破除导师资格终生制。 D . 面对国家意志和香港民意,面对涉港国安立法不可逆转的事实,一些境外势力(páo)制谎话,无耻之犹。面对其妄语(1án)言,我们的正义之声不受干扰,正义之举不会止歇。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非虚构性文学作品《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一经出版,就荣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9年4月“中国好书”榜单,好评如潮。

      [甲]作者采录了五行八作 的民间手艺人,如木匠、药师、制茶师、捞纸工、蜀绣传人、壮族女红传人等,书中还特地记录了“中国摩天大楼钢构第一人”陆建新。[乙]他37年扎根建筑施 第一线,餐风宿露 , 参与了“三个速度”:三天一层楼(深圳国贸)、两天半一层楼(深圳地王)和两天一层楼(广州西塔)的实践。他还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100层以上钢构摩天大楼七幢中的四幢,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从有到领先世界的全过程。

      [丙]作者曾在《自序》中说,这本书一写手艺人经历,二写行当技艺,三写传承难点以期达到历史与当下、思想与审美、思辨与情感相熔铸的境界。有评论家评价此书:“于田野中保存着民间文化的活态,也埋藏着未被归类、未被概念化的学术资源。”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一经 B . 荣膺 C . 五行八作 D . 餐风宿露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2)
A . B . C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谢稚柳先生在世时,上海巨鹿路上的壮暮堂内常常高朋满座,陈佩秋先生的画室“高花阁”在楼上,但也常常到楼下的壮暮堂看看,招呼招呼熟识的朋友。 B .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硬环境,还取决于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文化氛围、教育水准等诸多人文元素组成的软环境。 C . 评价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其作风,心系群众、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是决定人心向背的关键。 D . 源远流长的永嘉学派形成于南宋,其思想根植于古代温州人的民生需要、生存状态和风士人情,一度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

二、语言表达(共2小题)

1、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对您的深情难以言状。所有的迷恋都已凝成一串省略号。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敬;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我多想再一次关注您的目光,让热情重新把我的理想点燃;我多想再一次倾听您的讲课,让知识重新给我飞翔的翅膀。春风化雨沐我心,师恩浩大永记心。在人生的旅程中,您启迪了我的心灵,开拓了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亲爱的老师,愿您永远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1)    赠言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2)仿照上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续写两句献给老师的赠言。
2、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用四个字的短语概括楚人的三种精神。(不得摘录原文短语)

       楚人立国之初,地域偏僻狭小,但它们不满足于偏安一隅,通过“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历程扩大疆域,最终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人的民族政策为“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比当时管子“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和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思想进步,楚人兼采夷夏之长,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楚人发明了“楚式鬲”(一种陶器),后来还吸取吴越和华夏的青铜冶炼技术精华,使自己的矿冶水平居于领先地位,并创立了介乎夷夏之间的楚制和楚俗。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接种疫苗能够挽救大量生命,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最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疫苗和自然感染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反应类似,但风险不同。前者经过灭活、减毒、基因技术等有效处理,不似后者那样,可能让人体产生抗体但付出代价。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人们也寄希望于疫苗。4月13日,一个由全球120多名科学家、医生、资助者和生产商组成的专家组发表公开宣言,承诺在世界卫生组织协调下,共同努力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速度。据报道,中国、美国等国已经有多种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

       疫苗要经过安全性、有效性等多方面的临床验证,才能得到批准投入市场。对于艾滋病这种重大疾病,尽管全球医学界已经花费数十年开发疫苗,但至今尚未有一种疫苗能够走出实验室得到普遍应用。

    (改编自冯玉婧《疫苗是战“疫”的有效武器》)

    材料二:

   

    (改编自新华社发、朱禹制图)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了新冠病毒的鉴定和测序,于1月12日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这为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以及各国病毒检测、治疗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全球率先启动二期临床研究。该疫苗以改造过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搭载新冠病毒的S基因,使人体产生对S蛋白的免疫记忆。

      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分三期:一期观察使用的安全性;二期扩大样本量,确认初步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定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三期确定是否使用。这个持续验证、依次“过关”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年以上。张文宏说,三期研究认为安全,再给老百姓打,想做小白鼠,我们的流程是不允许的。

    (摘编自彭芸《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材料四:

       疫苗能在人体内产生抗体,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有效的。评价疫苗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是在传染病流行期内,能否安全有效地保护高危人群,降低感染率和发病率。通过临床研究、获批上市的疫苗还将接受“真实世界”的试验,大样本统计分析会告诉全社会,它的有效性、安全性究竟如何。

      在不少专家看来,“抗体依赖性增强”(ADE)副作用是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抗体不但不抵御病毒,还会扮演“特洛伊木马”角色,协助病毒入侵细胞,捉高感染率,助纣为虐。

(摘编自俞陶然《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不确定性在哪里?》)

(1)下列选项中,对疫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作为目前成本效益最高的卫生干预手段,相应疫苗正被万众期待。 B . 比自然感染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反应优越的是,疫苗在让人体产生抗体的同时,没有如前者那样会让人的身体付出代价的反顾之忧。 C . 疫苗的研制是一个非常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一点从医学界研究艾滋病疫苗数十年,但至今未能研究出一种疫苗可以看出来。 D . 疫苗有效的标准并非产生抗体,因为有时候,抗体可能会协助病诲入侵,反而增加人群患病的可能性。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从材料二可知,新冠疫情暴发后,为加快推进疫苗研发,我们选择的五条技术路线覆盖了全球在研新冠病毒疫苗的主要类型。 B . 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属于此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传统类型疫苗。 C . 按照疫苗进入临床试验的一般流程,新冠疫苗的获批上市还需要公众耐心等待。 D . 新冠疫苗的获批上市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抗体依赖性增强”(ADE)副作用,只有克服了这种副作用,才能上市给老百姓注射。
(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国的疫苗研究面临多组矛盾。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简析其中两组矛盾。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机

丰子恺

       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盆水仙花,养了两个多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木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了。

第一次遭的是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夕到我家,因为家里没有水仙花盆,我特地跑到瓷器店去买一只纯白的瓷盘来供养它。据瓷器店里的老头说,它是光绪年间的东西,是盛某种特别有馔的家伙。只因后来没有人用得着它,至今没有卖脱。

       我觉得普通的水仙花盆,不是长方形的,就是扇形的,在过去的中国画卷中都已看厌了,而且形式都不及这家伙好看。就假定这家伙是为我特制的水仙花盆,买了它来,给我的水仙花配合,形状、色彩都很调和,看着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

       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面对了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去,看它开好才好。

如何带呢?工人阿毛提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过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过了。水仙就与盘暂别,坐在饼干箱里旅行。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得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开始找寻它的下落,原来它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甏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中,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便又欣欣向荣了。是为第一次遭的旱灾。

       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泽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早晨,被孩子们发现了,水仙花就遭殃:他们说石子里都是灰尘,埋怨阿毛不先将石子洗净。他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

       雨花台石子浸着水,映着太阳光,光泽、色彩、花纹,都很美丽。有几颗可以使人想象起“通灵宝玉”来。看的人越聚越多,孩子们尤多,女孩子最热心。她们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又利用其形色,用许多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了;年糕吃好,她们又去踢毽子了;毽子踢好,她们又去散步了。

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见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咦,水仙花哪里去了?”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卧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是为第二次遭的水灾。

        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其间春寒太甚,患难迭起。其生机被这些天灾人祸所阻抑,始终不能开花。直到我要离开缘缘堂的前一天,它还是含芭苞未放。我此去预定暮春回来,不见它开花又不甘心,以问阿毛。阿毛说:“用绳子穿好,捉了去!这回不致忘记了。”我赞成。于是水仙花倒悬在阿毛的手里旅行了。

       它到了我的寓中,仍旧坐在原配的盆里。雨水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缘故。”

       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春寒殊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台上去看水仙花。房间内少了一盆水仙花也没有人查问。直到次日清辰,阿毛叫了:“啊哟!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内的水连底冻,敲也敲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象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象许多翡翠条。赶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之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了: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尖儿垂在水面。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以问阿毛,阿毛摇头,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垂死的水仙花就被从房中移到灶间。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

       谁说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

                             。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也如此。

(1)通读全文,在末段划线处补写一句合乎语境的话。不超过30字
(2)有人评价丰子恺散文“未必字字珠玑,却是句句用心”,请以画线句为例,加以证之。
(3)作者先后讲述水仙花遇到的三次灾祸,大同而小异。一位同学说,后两次是对第一次的简单重复,可以删去,你认同吗?请结合相关文本说明理由。
(4)1936年和1938年,国家陷入困境,丰子恺以同样的标题“生机”、同样的艺术手法,先后创作散文与漫画,寄寓他对民族前途的思考。请结合漫画,分析本文中作者采用的艺术手法。

漫画内容:黑暗坚硬的破墙缝里,硬是钻出一丝细芽,红蜻蜓振翅其上。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重刊《元丰类稿》(注)

(明)姜洪

       文章与气运之隆替相关,不偶然也。宋兴,五星聚奎,文运大盛。然犹至于六七十年而后,欧阳公卓然以古文振起于天下。当是时,又有如苏老泉父子、王介甫、曾南丰诸贤相与和之,故能丕变五代之陋,上追西汉、先秦之古雅 , 斯岂偶然哉?

        南丰先生天资高,学力超诣,其所得宏博无津涯,所趋则约守而恕行之 , 其言之而为文,亦雄伟奔放,不可究极。要其归,则严谨醇正,推其所从来,实尝师友于欧公之门,而其所自负,则先正谓其要似刘向,不知韩愈氏为何如。於戏!先生所如是,所学、所行如是,所从来、所抱负又如是,其文足以鸣世,而并称欧、苏、王、曾四大家,又岂偶然哉?

        洪家食时,尝睹先生《元丰类稿》于邑之元氏,欲手钞之而未暇,及期则已为有力者所取去矣。其后宦游京师,阅馆阁,虽有此书目,而其帙皆留玩于他所。因又窃叹不独其文不仍然,虽读之亦不可偶得也。岁之四月,洪疾,得告南归。过宜兴,访友人邹大尹孟旭,宿留累日,洪道其始得《类稿》写本于国子司业、毗陵赵公琬,谋刻之,继又得节镇南畿、工部左侍郎、庐陵周公忱示以官本,彼此参校,刻梓成矣,试为我序之。

        洪曰:嗟夫!是书之行,亦岂偶然哉?有存焉耳。盖唐自韩、柳至宋三百余年,始有欧、苏、王、曾出而继之。自宋欧、苏、王、曾至今大明,又三百余年矣,而我列圣诞布文命于四海,亦八十年,于兹所谓文运与气运正当会合,亨嘉之日也,得无名世者出以继欧、苏、王、曾欤?此先生之文所以始于周、赵二公而刻成于大尹,以盛行于世,而为世学者之楷模也,岂复有区区不得读斯文之叹哉?洪不能序斯文亦有不待序而行者独惟大尹之刻本不为无补于世无功于学者不可使共无闻也故忘其浅陋为僭书此于篇端焉。

        大尹名旦,孟旭字也,世为乐安故家,知砀山、宜兴二县事,所至多惠爱及民,而律己尤严,若大尹可谓贤也矣。时正统十二年岁舍丁卯夏五月辛亥,赐进士、翰林修撰、乐安姜洪序。

[注]《元丰类稿》,曾巩(1019一1083)著。曾巩,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元丰六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世称“南丰先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不偶然也                       信:确实 B . 存焉耳                       数:几个 C . 先生所如是                     际:交往、接触 D . 而我列圣诞布文命于四海 诞布:广泛地宣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A . 欧阳公卓然古文振起于天下             臣具表闻 B . 上追西汉、先秦之古雅                项脊轩,旧南阁子 C . 及期已为有力者所取去矣               位卑足羞,官盛近谀 D . 洪道其始得《类稿》写本               难俗人言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 文章起笔就提出了文章和气运的兴衰紧密相关的观点,勾勒了宋代文坛昌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价曾巩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背景。 B . 作者评论了曾巩的文章风格,认为曾文气势雄伟,情感奔放,其文风受欧阳修的影响,具有严密细致、淳朴正直的特点,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 C . 作者极推崇曾巩的文章,一直想看《元丰类稿》而不得,后终于在友人邹旦处见到该文集的抄本和官府收藏本,两人一起参照校勘完成了该文集的印刻。 D . 文章将议论与记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认为正因文运与气运相合,才印刻完成曾巩的文稿,而对邹旦的描写,虽寥寥数笔,其形象却跃然纸上。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洪不能序斯文亦有不待序而行者独惟大尹之刻本不为无补于世无功于学者不可使其无闻也故忘其浅陋为僭书此于篇端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南丰先生天资高,学力超诣,其所得宏博无津涯,所趋则约守而恕行之。

②于兹所谓文运与气运正当会合,亨嘉之日也,得无名世者出以继欧、苏、王、曾欤?

五、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而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酹江月和·乾坤能大

(南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注]①此词作于文天祥再次被囚北上,与因病滞留苏州天庆观就医的同乡好友分别之时。②牢愁:忧愁。

(1)“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中的“元”解释为 ,“万事空中雪”运用了

修辞手法。

(2)全词看似抒发“牢愁”,情绪却并不低沉。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认为,“文文山 (文天祥,号文山)词,风骨甚高”,请结合这首词,分析王国维这样评价的理由。

六、名著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材料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材料三: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材料四: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

(1)材料一中,子夏从“绘事后素”中领悟到的道理,这章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方法。
(2)结合后三则材料,说说“礼”在儒家的认知中有哪些特点?

七、句子默写(共1小题)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论语·八佾》)
(2),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3),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5)。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八、材料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杨柳婀娜,苍松挺拔,雄鹰矫健……形象往往是独特的。有的形象天然如此,给人直观的视觉印象;有的形象源于不断的认识和修为,让人铭记在心。每个形象都有着独特的内涵和意义。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根据以上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杭州市2020届第二中学高三语文考前热身考试(最后一卷)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