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

A . 先变蓝后变紫 B .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 . 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 . 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2、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是可分的 C . 分子体积极小 D . 分子间有空隙
3、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 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
A . NH3 B . H2 C . H2O D . HCl
4、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3 C . +5 D . +2
5、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火箭发射     B . 煤的燃烧     C . 风力发电     D . 酸雨腐蚀
6、掌握符合题意的实验操作是做好实验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 . 盖灭酒精灯    C . 实验室制取氧气   D . 过滤
7、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得11.7 g食盐    B . 量取5mL盐酸用100 mL量筒 C . 用量筒量取到5.26 mL盐酸 D . 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8、下列反应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

A . 质子数为16    B . 中子数为16    C .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6g
10、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 . 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 . 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更好 C . 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 . 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1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没中,有单质生成    B . 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D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碳,食盐水    B . 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 C . 矿泉水,河水    D . 臭氧,冰水混合物
13、学校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学校图书馆内不需要张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1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 . 可以供给呼吸    B . 可用作化工产品的原料 C . 可用于灭火    D . 可用作植物的气体肥料
15、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8

13

A . 反应后X待测的质量为6 g    B . 该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C .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 . 该反应中Y是一种反应物
16、某物质A有1.6克,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则该物质的组成元素为(    )
A . 一定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 . 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 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
17、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时,测得生成D的质量为16g,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A . 4:1    B . 5:1    C . 5:3    D . 5:2
18、2003年以来,在齐齐哈尔市相继发了侵华日军遗留的芥子气毒气罐泄露伤人事件。芥子气,学名二氯二硫醚,化学式为Cl2C4H8S2 。下列有关芥子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氯二硫醚由2个氯原子,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 B . 二氯二硫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C . 二氯二硫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 二氯二硫醚中碳、氢、硫、氯的原子个数比为71:48:8:64
19、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4Fe+3O2 2Fe2O3 (化合反应)   B . (置换反应) C . CaCO3 CaO+CO2↑ (分解反应)   D . 2 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写:
(1)2个钙原子      
(2)4个硝酸根离子      
(3)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4)解释下列数字2的含义①:CO2      

②:Fe2+      

2、根据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的性质,试在以下的用途中各选填一种对应气体的化学式:

①既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      

②可供家庭用的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③加压降温后的固体,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未来可作绿色燃料的是      

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属于离子的是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写出A和B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三、简答题(共5小题)

1、2005年5月18日“西气东输”工程宿迁段正式开工,这对我市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而又较洁净的气体化石燃料——天然气。请你回答:
(1)煤矿的矿井中有时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2)提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的两点措施:①            
(3)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我们在使用能源时应树立“一要节约能源,二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观点。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至少写两种)      
(4)燃料的合理利用,首先就是要让燃料充分燃烧,请解释下列让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中所依据的原理:

①将煤制成蜂窝煤      

②用扇子扇煤炉火      

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

(1)按图—1实验(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水温不低于70℃)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发生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根据燃烧的条件,解释下列灭火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

①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②釜底抽薪      

(3)按图—2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砂子)可观察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氧化物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一氧化碳来还原氧化铜,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开始前,要先通入CO一段时间,再加热,其目的是      ;加热一段时间后A中看到的现象是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的作用是      

4、在测定质量守恒定律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知道,实验A中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在该实验中气球变化的现象是      ,实验B中测得反应前后质量减小了,质量减小的原因是      ,若要使该实验测得的质量相等,需要进行如何改进      
(2)以上两个实验中,满足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3)某学生在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课上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瓶内放了足量的硫酸,气球内放有一定量的镁粉将它紧紧栓在瓶口上,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 , 然后将气球内的镁粉全部倒入瓶内,反应的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充分反应后最终再次称量,质量为W2 , 结果W1>W2。(装置不漏气)反应后称得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

5、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将红磷点燃迅速伸入瓶中,塞紧瓶塞,充分燃烧后,让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看到的现象是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同学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小于广口瓶容积的l/5,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两点)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加入药品后,试管口还应放少量的棉花,目的是      
(3)若要制取氢气,在B装置中装有锌粒,那么a中应加入      (填写试剂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还可以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b”或“c”)。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同学称取了15g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放入到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加入50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总质量为80.6g。

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