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1、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②“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如图所示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3、“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 藩镇割据 B . 宦官专权 C . 黄巢起义 D . 安史之乱
4、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
A . B . C . D .
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隋朝统治时间很短暂

②隋朝开通了大运河,为后世南北交通奠定了基础

③随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④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7、“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高宗 D . 武则天
8、唐朝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体现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
A . 遣唐使来华 B . 鉴真东渡日本   C . 玄奘西游天竺 D . 文成公主入藏
9、《明皇杂录》记载:玄宗曾在宫中驯养舞马400匹,每年8月初,玄宗生日时,则给这些舞马披上锦绣衣服,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有时还让壮士把床举起,让马在床上表演,而少年乐工则站在周围为马伴奏。下列文物可以印证该史实的是(   )
A . B . C . D .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他被后人称为(   )
A . 诗史 B . 诗圣 C . 诗鬼 D . 诗仙
11、“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诗句描述人物是(   )
A . 霍去病 B . 张骞 C . 玄奘 D . 鉴真
1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里“一代天骄”的历史功绩是(   )
A . 建立秦朝 B . 统一蒙古 C . 开创大一统格局 D . 建立元朝
13、皇帝与宰相是构成专制政体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因子。北宋宋太祖为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 分化事权 B . 设立知州 C . 重文轻武 D . 取消丞相制度
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 . 西周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步推广 C . 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D . 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15、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南宋的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   )

①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②在瓦子里有人说书、唱戏、表演杂技

③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④人们在观看关汉卿的戏剧《窦娥冤》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6、岳飞的故事家喻户晓,他是抗金英雄,屡建奇功,最终却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岳飞之死是由于(   )
A . 南宋决意和谈 B . 阻碍民族融合 C . 岳飞拥兵自重 D . 秦桧阴险构陷
17、《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所去的场所在当时被称作(   )
A . 瓦子 B . 邸店 C . D . 榷场
18、宋朝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有可能做到的是(   )

①去瓦子看节目表演    ②携带交子去买大宗商品
③贩卖丝绸到海外   ④阅读小说《红楼梦》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19、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127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
A . 余杭 B . 长安 C . 大都 D . 江都
20、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它疆域辽 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

①建立了蒙古政权

②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设 置澎湖巡检司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1、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 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 南宋偏安一隅 B . 宋辽对抗 C . 宋夏议和 D . 北宋与金对峙
23、与下列示意图中①所代表的朝代相关的史实为(   )
A . 杯酒释兵权 B . 签订“澶渊之盟” C . 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D . 最早发行纸币
24、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 造纸术的发明 B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 发明了“司南” D . 火药开始用到军事
25、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郾城大捷

②陈桥兵变

③行省制度

④修建北京紫禁城

⑤澶渊之盟

A . ③①⑤②④ B . ①②④③⑤ C . ②⑤①③④ D . ⑤③②④①

二、辨析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共5小题)

1、626年,唐太宗继位,继位后采取一系列统治措施,国力强盛,国家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判断:
改正:

2、唐朝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判断:
改正:

3、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名字与金灭辽有关。

判断:
改正:

4、元朝时,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畏兀儿、蒙、汉等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

判断:
改正:

5、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马致远的《窦娥冤》。

判断:
改正:

三、材料题(共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12分)(共2小题)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短暂、繁荣、统一的朝代,它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皇十七年(597年),“中外仓库,无不盈积”。到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材料三: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四: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柏扬《中国人史纲》

材料五: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图,完成下面的空缺部分: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A,南至B;河段E

(2)请说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与材料一的关系。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作用。诗人也不认同“隋亡为此河”的观点,你认为隋朝仅存在30多年就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隋朝确立了怎样的选官制度?这一制度使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谈谈这一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往的“遣唐使”就达13次。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做官。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侨民设有蕃坊,供外国人居住,后发展为繁华的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材料二:开封城位于汴河两岸,汴河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还有日本的扇子、大食的香料和珠宝。 开封城内的街巷互相连通,把商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当时以经商为业的二万多户。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据材料一,概括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北宋开封城繁荣的原因。
(3)结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四、材料题(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共1小题)

1、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权并立】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制度创新】

材料二: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碰撞交融】

材料四: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五:(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六: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如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
(3)请问今山东省在元朝是属于什么机构管辖?
(4)材料四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5)材料五是在什么事件后出现的局面?
(6)材料六元朝“化而同之”后出现的新民族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