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数据的估计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0N
B .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3kg
C .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m
D . 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2、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学家的不懈探索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第一次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物理学家是( )
A . 牛顿
B . 焦耳
C . 托里拆利
D . 瓦特
3、下列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 . 自行车轴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C . 把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D . 书包背带做的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4、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
加速行驶的自行车
B .
减速下降的降落伞
C .
高空盘旋的雄鹰
D .
静止放置的水杯




5、2018年5月6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了一则高空坠物的新闻。一个从12楼掉落的苹果把三个月大的婴儿砸成重伤,再次提醒大家要杜绝高空坠物。苹果在下落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 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B . 动能越来越大
C . 质量越来越大
D . 惯性越来越大
6、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的是( )
A . 图甲,拦河坝横截面上窄下宽
B . 图乙,水中的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
C . 图丙,茶壶壶嘴和壶身内液面等高
D . 图丁,深海潜水需穿上特制的抗压服
7、2018年5月14日,川航重庆至拉萨3U8633航班在飞行期间岀现挡风玻璃碎裂的故障,导致驾驶舱失压。在空管局和机组人员的冷静处理下、飞机安全迫降成都。对于此次故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驾驶舱失压是指驾驶舱内气压突然变为零
B . 系安全带防止了失压和惯性带来的危害
C . 飞机在迫降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 飞机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8、控制变量法是物理探究中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B .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C . 用重垂线演示重力的方向
D .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在校园足球比赛中,队员把足球踢出后,足球在水平地面上向前减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足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这一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足球所受的重力做了功
B . 脚一直对足球做功
C . 足球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D . 地面的支持力对足球做了功
10、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只盛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小球悬浮在水中,三个容器水均未盛满,且水面一样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最大
B . 若在甲容器中再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变大
C . 乙容器中加入盐溶化后,木块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D . 丙容器中再倒入一定量的酒精后,小球仍然悬浮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泸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旅游城市,有着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旅游资源。下列对各景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 当河水上涨时,泸县龙脑桥的柱形桥墩受到的浮力将变大
B . 叙永雪山关山顶的气压低于山脚的气压
C . 合江法王寺上山的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上山既省力又省距离
D . 在酒城乐园小孩蹦极时弹性绳被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被誉为世界桥梁建设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图甲是建设过程中用钢索拉着实心长方体建筑材料沿竖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景。图乙是建筑材料下沉到水底之前钢索对它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 , g取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 长方体的重力为3×104N
B . 长方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104N
C . 长方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D . 0~15s长方体重力做功7×104J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六•一”假期,小明同学体验了在纳溪花田酒地玻璃栈道上行走的感觉。进入栈道行走、穿了高跟鞋的游客将高跟鞋换为平底鞋后: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力 、人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以上两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人们驻足观看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行走时对玻璃表面的压强。
2、九年级中考体考项目中有一项是扔实心球。实心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 ,实心球最终要掉回地面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当实心球停在地面上时受到的合力为 。
3、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1/6,若将一个质量为12kg的物体带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 kg,重力约为 N,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4、为了巩固我市的创文成果,向市民分发了“绿色低碳生活从垃圾分类开始”的宣传手册。如图是一种轮式垃圾桶拖动时它相当于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垃圾桶底部的小轮子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若拖动时垃圾桶总重为120N,且动力臂为阻力臂的3倍,要保持垃圾桶平衡的拉力F为 N。
5、周末调换座位时,小林用大小为15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N;小林把放在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仍用15N的水平推力把课桌沿原路线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15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过程课桌的运动状态将 (选填“不变”或“改变”)。
6、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象分別是图乙中的图线①和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 , 两次拉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 , 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是P1、P2 , 则F1 F2 , W1 W2 , P1 P2(均选填“>”、“=”或“<”)。
7、如图所示为工人利用动滑轮将重物提到高处的情景。已知物体重为450N,工人用250N竖直向上的拉力拉绳子自由端,使重物匀速提高了2m。在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拉力做功 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8、平底容器盛有水,水深为0.5m,容器底处水的压强为 Pa;将重为10N、体积为4×10﹣4m3的石块浸没在该容器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静止在容器底处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 N.(ρ水=1.0×103kg/m3 , g=10N/kg)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将物体A置于相同水平木板表面或水平毛巾表面上。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应使其被拉动的物体做 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2)分析 两图可知: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 两图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图中物体A匀速运动时,木板对A物体的摩擦力f甲= N;乙图中物体B随A一起匀速运动时木板对A物体的摩擦力f乙= N。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小高利用甲图所示装置拉着物体A在水平木板上以不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拉力的大小应 (选填“相等”“不相等”),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 (选填“有关”“无关”)
2、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浸在液体中的物块所受到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他用弹簧测力计挂着物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步骤如图A、B、C、D、E所示,并将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 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比较DE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有关;分析C、D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物块的体积为 m3 . (ρ水=1.0×103kg/m3 , g=10N/kg);根据实验数据可求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芳同学用了质量可忽略不计的轻质杠杆尺、支架、细线、弹簧测力计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进行实验。
(1)当把杠杆组装在支架上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左”“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两端各悬挂一定数量的钩码后,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衠。如果在两侧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 端将下沉(选填“左”“右”);若要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右侧的三个钩码悬挂在离支点更 (选填“近”或“远”)的位置
(3)如果在C点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沿 的方向拉。若将细线一端系在C点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的D点如图丙所示,则细线对杠杆的拉力将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图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某商场在售的一款儿童电动小汽车,下表是该儿童电动小汽车的主
要参数。根据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电动小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小汽车在额定功率下以最大速度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多大。
2、进入夏季,很多人选择去纳溪上马镇黄龙湖漂流。其中一种漂流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0.3m3 , 若漂流船自重为300N,假设参与漂流的人每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ρ水=1.0×103kg/m3 , g=10N/kg),求:
(1)漂流船底部0.1m深处所受水的压强;
(2)漂流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3)为保证安全,这艘漂流船最多能承载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