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中国地理位里优越,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约50度,东西跨经度60度以上,气候类型多样;海陆兼备,海岸线漫长,利于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能正确示意我国纬度位置的是(    ) (1)
A . B . C . D .
(2)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 (2)
A .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寒带,没有热带 B . 东临大西洋,有利于对外交流 C . 位于北半球,大陆性气候显著 D . 南北跨纬度广,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2、如图为我国五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做中国政区拼图游戏时,能够拼在⑤省南侧的省是(    ) (1)
A . B . C . D .
(2)长江干流流经图中的省级行政区是(    ) (2)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④⑤ D . ③⑤
3、如图为“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趋势及增速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20﹣2050年期间,我国60岁以上(   ) (1)
A . 人口占比增速将持续上升 B . 人口占比将持续增加 C . 人口占比增速将持续下降 D . 人口占比将持续减少
(2)预测期内的人口年龄构成可能造成(   ) (2)
A . 抚养要幼儿负担过重 B . 赡养老人压力加大 C . 劳动力人口持续过剩 D . 人口总量迅速减少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的省区是(   )
A . B . C . D . 内蒙古
5、贝贝和玲玲在QQ上谈论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 . 傣族的泼水节 B . 朝鲜族的火把节 C . 汉族端午节赛龙舟 D .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6、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重要地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地理界线中与该线大体一致的是(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⑥冬季0℃等温线

A . ①③④⑥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⑤⑥ D . ②③④⑤
7、如图示意我国四地日平均气温≥10℃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1)
A . 甲乙丙丁 B . 丁乙丙甲 C . 甲丙乙丁 D . 丁乙甲丙
(2)若丙地的纬度较丁地低,则丙地可能位于(   ) (2)
A . 东南丘陵 B . 四川盆地 C . 华北平原 D . 青藏高原
8、受纬度影响,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冰块而下,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黄河干流不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 (1)
A . B . C . D .
(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哪一河段的景观(   ) (2)
A . B . C . D .
(3)根治黄河下游水患的关键是(   ) (3)
A . 疏浚下游河道 B . 加固两岸大堤 C . 做好中游水土保持工作 D . 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9、如图是我国东部四个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1)
A . 冬季普遍寒冷 B . 夏季气温相差很大 C . 雨热同期 D .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造成哈尔滨和广州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 D . 地势
(3)武汉的气候特点是(    ) (3)
A . 气温年较差大,全年少雨 B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 .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10、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如图示意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寒潮南下时,不太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   ) (1)
A . 霜冻 B . 雨夹雪 C . 闪电 D . 大风
(2)下列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   ) (2)
A . 华北平原 B . 青藏高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3)关于气象灾害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洪涝多出现在河流上游 B . 台风多来自印度洋 C . 干旱只发生在西北地区 D . 寒潮多来自蒙古、西伯利亚
(4)甲区域经常发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

③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④雨带未到达,降水少

⑤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4)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①②③
11、近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 (1)
A . 煤炭资源 B . 森林资源 C . 土地资源 D . 石油资源
(2)这种资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2)
A . 东北西南西北 B . 东南东北西北 C . 东南西南东北 D . 东南西南西北
12、如图为我国主要运输方式运输量与速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 (1)
A . 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 . 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 . 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 . 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2)关于货物运输方式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2)
A . 贵重、急需而又数量不大的货物,多空运 B . 鲜活货物多陆运,短程经公路运送 C . 大宗笨重货物多水运或经铁路运送 D . 大宗货物一般经公路运送
13、如图是“我国油料作物(花生、油莱)和糖料作物(甜莱、甘蔗)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例A,B,C,D中,代表甘蔗的是(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   ) (2)
A . 东南沿海 B . 四川盆地 C . 青藏高原 D . 东北平原
(3)四种农作物多分布在(   ) (3)
A . 热带和亚热带 B . 秦岭一淮河以南 C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D . 平原和高原
14、如图是我国两个著名的工业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工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A . 两工业区的河流均属于外流河 B . 与乙工业区相比,甲工业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C . 两工业区内的大城市郊区都发展了肉、蛋、奶等农产品生产 D . 甲、乙工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小麦、水稻
(2)甲、乙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两区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区的能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区的加工制造业都靠近原料基地

④两区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区均有高新技术产业分布

(2)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⑤ D . ①③④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渤海和台湾海峡都是我国的内海..
A . 正确 B . 错误
2、我国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
A . 正确 B . 错误
3、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A . 正确 B . 错误
4、我国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后备耕地不足。
A . 正确 B . 错误
5、从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着,降水的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A . 正确 B . 错误
6、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阿拉伯半岛的气候差异主要是纬度位置不同造成的..
A . 正确 B . 错误
7、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态度是禁止使用非可再生资源,促进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
A . 正确 B . 错误
8、我国难以利用土地多,这些土地全部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A . 正确 B . 错误
9、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西北地区.
A . 正确 B . 错误
10、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读中国区域简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       (国家),字母B是      (国家),字母C是      (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      (海),数字②是      (海)。
(3)图中,甲是      (山脉),此山脉以西是      (地形区),乙是      (山脉),此山脉以南是      (地形区)。
(4)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省区③是      ,其行政中心是      
2、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写铁路干线的名称和铁路枢纽城市:东西向铁路干线B      与南北向铁路干线①      交汇于      (城市),东西向铁路干线E      与南北向铁路干线③      交汇于      (城市)。
(2)连接北京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铁路干线是图中的      线(填数码)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            疏的特点。
3、能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记载了长江沿岸的地理风貌。阅读《水经注•江水》原文节选及“长江干流纵剖面”,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水经注•江水》

(1)从材料①可知,春冬季节长江上游含沙量      
(2)材料②描述的是长江      游三峡河段的景观。
(3)长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被称为“      ”,水能资源主要蕴藏于      游河段;长江的“黄金水道”是指长江的      游河段。
(4)长江中游河段常发生洪涝灾害,如图示意其成因,请将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白框内。      

A.水流速度减缓          B.泥沙淤积      C.夏季降水多     D.植被遭到破坏

E.湖泊面积减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