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小华用手边的刻度尺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该木块的长度为 cm。
2、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 (填上合适的单位)。
3、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 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 s。
4、如图是实验室用的量筒,量筒是测量 的工具,图中眼睛读出的读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5、物理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共测量了4次,分别是:26.10cm、26.12cm、③和26.14cm,最后通过测算该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12cm;则第三次所测物理课本的长度③为 cm。
6、李白的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是通过 传到人耳朵里的。
7、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去工厂参观,淘气的小明用一根细铁棒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一块钢板和木板上“作画”,划钢板时发出了刺耳的声音,划木板时的声音则较低沉,这里“刺耳”和“低沉”表示的是声音的 。
8、古诗“鸡声春晓上林中,一声惊落虾蟆宫”中,我们能区分鸡鸣声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9、“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描绘钱塘江海潮的诗句。这里的涛声用吼来描述,从声音的特性来看这是描述声音的 。
10、发生地震的时候,有些动物能够提前感知,是因为这些动物能够听到频率 (选填“高于20000Hz“、”20Hz~20000Hz”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而人是听不到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共10小题)
1、在中考考场附近,道路旁有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 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
C . 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
D .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2、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0s
B .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C . 现在用的乒乓球的直径约为60mm
D . 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时间约为4s
3、有甲乙两个量筒,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 ,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
B . 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
C . 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
D . 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
4、钢铁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40℃时用它测量木头的长度,则测量的长(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相等
D . 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 .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 . 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 . 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6、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圆柱体的直径、铜丝直径、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
A . 甲、乙、丙
B . 甲、丁
C . 乙、丁
D . 甲、丙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什么不同( )
A . 振幅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响度
8、如图甲、乙所示,这是将一些声音输人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后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音调和乙的音调相同
B . 甲的音调比乙低
C . 甲的响度比乙小
D . 甲、乙的音色一定相同
9、关于声音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活中人们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B . 闭上眼睛也能辨别是哪位同学在讲话是依靠音色
C . 老鼠发出的声音比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
D . 手按在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吸收了声波
10、如图所示、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 丙图说明声音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D . 丁图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
三、实验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8分,共22分)(共3小题)
1、小明学习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后,进行了下列实验:
(1)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s。
(2)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体的长度为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2、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 中传播。
(2)如图2所示,让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音乐,放在如图所示的泡沫塑料上,罩上玻璃钟罩。启动抽气装置,我们将可以发现 。
(3)图2实验无法做到完全听不到声音,原因是抽气装置不能将钟罩内抽成真空,且 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结论 (选填“能”或“不能”)由图2实验直接得到。
3、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1)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1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 ;
(2)如图2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变大,听其响度变大,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四、计算与简答题(第24题6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共22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或文字说明,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共3小题)
1、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说《美丽的太空站》。小说中有这样的文字描写: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在太空中建立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堡垒—空间站,周末,小明和小亮开着飞船来到空间站游玩,远远就听到空间站里的流水声,往前一看,巨大的瀑布从高处飞流直下,水流冲击发电机将内能转化为电能,发出的电提供给整个空间使用,空间站中的灯光一闪一闪地发出耀眼的光芒,真是太美了!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并给出判断依据。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多少厘米?细钢丝的直径是多少毫米?
3、小明同学,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六次的测量结果为:L1=25.8,L2=27.81cm,L3=25.82cm,L4=25.816cm,L5=25.81cm,L6=25.82cm,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测量结果记录中哪些是错误的?
(2)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记作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