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过滤
2、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陶瓷烧制    B .  火药使用 C . 粮食酿酒    D . 甲骨刻字
3、下列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B . 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C . 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 辩证观: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的生产,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4、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 . 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 .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 .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5、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 .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 . 管道煤气有毒 D . 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6、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可作散热材料    B .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 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D .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C . 生活中可以用煮熟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 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
8、符合题意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H2O、H2O2、H2SO4中均含有氢分子 B . 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 . 图片_x0020_1838548256图片_x0020_1649987470图片_x0020_426415558 表示的粒子都是阳离子 D . CO、CO2、H2CO3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 氧气用于登山,潜水 B .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 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D . 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10、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B . 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 C . 冬天,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查天然气是否漏气 D .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
11、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图片_x0020_225934563

A

B

C

D

X

氧化物

纯净物

分子

化石燃料

Y

化合物

混合物

原子

天然气

A . A    B . B    C . C    D . D
12、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说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 .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 . 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 .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 .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 与粉尘的排放
13、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724965656

A . 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B . 参加反应的“ 图片_x0020_1170617364 ”和“ 图片_x0020_137893517 ”分子的个数比是2:1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D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1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 . 冰水共存物、冰、氮气 B . 可乐饮料、氢气、水银 C . 矿泉水、食醋、稀有气体 D . 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
15、下列火灾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 . 直立身体冲过烟火封锁的楼道 C .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D . 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16、“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1 B . 0 C . +1 D . +2
17、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氧气与液氧的共存物是纯净物,是因为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 .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 水与酒精混合液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两者体积之和,是因为混合后分子体积变小
18、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或应用,描述错误的是()
A . CH4 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B . CO2 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C . N2 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 . CO 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19、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错误的说法是()

A . 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 . 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 . 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 .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      ,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      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      (写出一种即可)。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      

2、如图是一种常用的学习用品——圆规的材料组成情况:

图片_x0020_1600175161

(1)图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填序号)
(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利用这种材料制作铅笔芯的原因是      ,其主要成分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图片_x0020_1414133995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2)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的化学性质      (填“稳定”或“不稳定”)。
(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人全新的飞跃时期科学家相继合成了很多新的元素。他们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由此可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装置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2、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图片_x0020_2074026199

(1)图一中的实验,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      ,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气体可能是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 ),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遇水生成了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出现“滴水生火”的现象,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甪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2)(查阅资料)①氧化铜( )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

(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1

1: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4

1:12

无黑色物质

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3)(反思与评价)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4)为检验生成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所需试剂是      
2、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图片_x0020_1591810054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 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      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英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则实验序号⑦的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应该是      %。这时候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      ,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