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思品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七课第2节加强道德修养 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从2013年12月24日起,无锡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对首批88名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照片等信息进行集中公布,以“加大对‘执行老赖’的打击力度”。名单晒出后,已有一名“老赖”主动找到债权人提出还款,请求将自己从晒单中消除。上述做法(  )

①有利于打造诚信社会

②侵犯了个人隐私

③说明法院坚持依法行政

④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  )

①要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  ②德治以其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

③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      ④法治以其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3、我国“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一些企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发布带有“航天员专用产品”语句的广告,这种行为是(   )
A . 违反了平等的原则 B . 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但不违法 C . 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D . 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
4、下列不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 马列主义 B . 毛泽东思想 C . 邓小平理论 D . 为人民服务
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核心是(    )
A . 为人民服务 B . 集体主义 C . 诚实守信 D . 邓小平理论
6、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原则是(    )
A . 马列主义 B . 毛泽东思想 C . 集体主义 D . 为人民服务
7、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点是(    )
A . 马列主义 B . 为人民服务 C . 集体主义 D . 诚实守信
8、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落脚点是(    )
A .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 为人民服务 C . 集体主义 D . 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
9、下列不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目标是(    )
A . 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 B .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C . 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 D . 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10、某些领域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对上述事例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就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②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③学习西方与市场经济适应的道德标准  ④抛弃中华民族传统思想道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11、“要让灵魂无忧,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它”这句话告诫我们要( )
A . 培养道德品质 B . 树立崇高的理想 C . 增强法制观念 D . 强化法律意识
12、小明常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东西,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他的做法 ( )

①只要不违法就可以   ②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③不懂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④必然受到舆论谴责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3、近几年各地妇联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夫妻同台、祖孙同乐, 太极 拳、木兰扇、健身球、秧歌队,家庭强身健体活动,家庭参与演出的积极性非常高。这些活动( )
A . 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实施依法治国 B . 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实施人才强 国 C . 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 D . 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实施科教兴国
14、下列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是(  )

① 爱国守法
②明礼诚信
③团结友善
④勤俭自强
⑤敬业奉献
⑥马列主义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⑥ C . ①②③⑤⑥ D . ①②④⑤⑥
15、国家为了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颁布了(    )
A .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B . 《义务教育法》 C . 《未成年人保护法》 D . 《环境保护法》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            并重,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参与       所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      的。

3、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建立和完善       

4、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是       

5、公民       的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

6、判断: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强制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
A . 正确 B . 错误
7、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是怎样的?
8、什么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9、材料一:2008年8月16日, 南京对扔烟头者 开出首张罚单。

材料二:这些年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变得富裕 起来,可是一些人行为上的陋习却没能够完全清 除,其行为与社会公德之间存在较大矛盾。迎奥 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让中国人开始反思随地 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陋习。

针对上述材料,有人认为“只要通过 重罚就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陋习”。对此, 你是 如何认识的?    

10、2008年7月11日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讯, 在南宁市北大路机电市场附近,面对持 刀小偷,周某毫无畏惧与其展开搏斗, 最后被小偷连刺数刀倒在血泊中,伤势 严重,小偷却从围观群众闪出的人胡同 逃之夭夭。“由于歹徒手上有刀,我一个人打不过他,只好一边高喊,一边往旁边的杂货店里躲避。”周某说,当时没有一个人上来帮忙,他感到很心寒。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剖析围观者的行为?
(2)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思品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七课第2节加强道德修养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