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思品八下第十二课第二课时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同步测试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填空(共5小题)

1、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①      ;②      遭到人为的破坏;③      不容乐观。


2、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      因素外;还有      ,特别是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3、自然物种减少的危害: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会危及      


4、环境问题的含义: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      


5、环境问题的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      


二、单项选择(共14小题)

1、《山西晚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斯图亚特•皮姆认为,到2050年,目前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而更为可怕的是,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下列对物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物种在减少,灭绝速度在加快 B .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 C . 自然物种减少必然会严重危害人类自身 D .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是自然物种减少的唯一原因
2、漫画《因虫求雀》反映的是某地由于农药和化肥过度使用,麻雀的食物来源受到了影响,导致数量急剧减少、虫害加重。这幅漫画主要说明(   )

①保护环境、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②麻雀虽然普通,却也是生物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③该地区求购活麻雀纯粹是作秀,没有任何价值④引进野生麻雀,目的是保护绿地,维护生态平衡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3、《文汇报》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公布全球十大濒临绝种动物名单,基金会特别将野生老虎列为名单之首,加强名单的象征意义,以唤醒世人对拯救濒危动物的关注。目前,全球野生虎仅剩大约3 200只,伴随着栖息地减少、非法贸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野生虎岌岌可危。 造成野生虎岌岌可危的原因包括(   )

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因素    ②自然灾害因素

③人为因素                 ④人类对野生虎的掠夺式利用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4、据《经济晚报》报道: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说:“现在大部分旅游地对景点都存在过度商业开发倾向:一种表现就是搞假古董。我曾去过福建武夷山,景区中有个庙,一看就是新开凿出来的,但导游非要说那是已经修了几百年的‘古庙’。还有一种表现是在自然景点里设置游乐设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的做法是错误的 B . 对旅游景点过度商业开发是正确的,它方便了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C . 自然景观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必须改正 D . 我们要保护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漫画《姜太公钓鱼新编》给我们的启示有(   )

A . 鱼儿比较向往安逸的生活 B . 要学习姜太公的聪明才智 C . 我们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D .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很和谐
6、据广州日报报道:大宝山矿区位于韶关市区南部的曲江区和翁源县交界处,民间开采最多时在矿区周围共有102条矿窿、30多个洗矿点和4个选矿厂。在这里废石、废渣、废水的随意排放,造成污染扩散的趋势,加剧了大宝山下游地表水的污染。该地区出名就在于被媒体称之为“死亡村庄”、“癌症村”的翁源上坝,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该村已有250多人死于癌症。这表明环境污染(     )

A . 威胁生态平衡 B . 制约社会发展 C . 危害人类健康 D . 制约经济发展
7、地处汀江流域的福建省上杭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铜矿污水池前发生渗漏,造成汀江流域污染。据初步统计,汀江流域或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中毒鱼约达378万斤,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灾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无所谓,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B . 这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生态平衡 C . 企业要发展,此类事情不可避免 D . 先污染,再治理
8、大自然是人类可亲可敬的朋友,它不但养育了我们,也为我们提供了娱乐休息的场所。下面把大自然当朋友的句子是(  )

A . 我们要做世界的主人。 B .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C . 人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D . 没有办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9、中国是一个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的濒危物种就占约25%,共156种,形势十分严峻。造成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 . 生物界的优胜劣汰。 B . 人类进步动植物无法适应。 C .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D . 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10、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朋友大自然却遭到了极大的伤害,弹奏出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下面不属于这种不和谐之音的是  ( )

A . 自然物种在减少。 B . 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C . 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D . 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11、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灌木、花草是大地的饰物和衣裳。再也没有比只有石子、烂泥、沙土的不毛之地更凄惨悲凉的了。”他这句话表明(   )

A . 只有石子、烂泥、沙土的不毛之地比有灌木、花草的大地更凄惨悲凉 B . 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只有石子、烂泥、沙土的不毛之地 C . 人类肆意破坏会使美丽的地球成为只有石子、烂泥、沙土的不毛之地 D . 理解地球的人太少,致使其成为一块不毛之地
12、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福来哥”的原型是生活在巴西内陆地区、为巴西所特有的濒危物种作为吉祥物,意在通过世界杯这项全球性的体育盛事,告诉人类(   )

①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②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

③在利用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同时,应善待他们

④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A . ①②④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①③④
13、巨化合成氨厂通过技术改造,对高温气化炉碳黑水进行热能回收利用。据初步测算,一年就可以从废水中“捞”出百万。这说明(   )

①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②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密切相关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4、近年来,我国气候持续异常。在北方一些城市,冬季气温持续偏高,降水稀少,造成各种呼吸道疾病频繁爆发。经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说明环境问题(    )

A . 威胁生态平衡 B . 危害人类健康 C . 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 . 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

三、判断正误题(共5小题)

1、青岛市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公用车辆除值班车辆外—律停驶,并倡导社会车辆尽量停驶。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

A . 正确 B . 错误
2、环境问题是指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

A . 正确 B . 错误
3、情景一  小时候的我因为“土里土气”,可以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直往村外的山坡上冲。那里原汁原味的“佳肴”可多了:山稔子黑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山葡萄也挂出了串串诱人的黑珍珠任你挑选……走累了,躺下来吧,大自然的草毯是最舒适的。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绝妙的合唱:啼啼啭啭的鸟的歌唱,还有叮叮咚咚的泉语。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情景二   长大后的我,再也找不到童年时的那个大自然了。开垦荒田,树没有了根基,只留下了一个个的树桩;地下水源告急、土地裸露,龙卷风频繁地入侵,淡水的缺乏,陆地的退缩,水土的流失,还有春天的反季节雪灾……我在想:一个没有思维的自然,都能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击,为什么我们人类却不曾反省?

(1)在“我”与大自然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大自然为什么会愤怒?


4、材料一  在海口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探讨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材料二 云南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把“重视生态,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1)    上述材料共同说明我们必须坚持什么国策和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重视生态,保护环境”的认识。


5、我已经46亿岁了。我在反思,或许我真的老了。或许我真的病了。我知道人类总在抱怨,抱怨我周身的温度升高,抱怨我身上的营养难以养活所有的人口,抱怨各地的干旱、内涝,抱怨空气越来越污浊……。看看被各种污染物弄脏的海水,那是我的血液;看看干旱焦灼的土地,那是我的皮肤;看看被砍伐的树木,那是我的头发……。救救我吧!只有你们可以拯救我,如果你们还想把我当成安身的家园,救了我,就等于拯救了你们自己。

阅读上述材料,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中的“我”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


(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鲁教版思品八下第十二课第二课时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