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思品八下第十六课第一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步测试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填空(共5小题)

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      ,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      ,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      


3、宪法具有最高的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      ,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他们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            ,决定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5、宪法规定了我国的      和根本任务,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根本制度,内政外交方面的基本国策,公民的      ,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国旗、国等。


二、单项选择(共15小题)

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关键是依宪行政。”这是因为宪法是(   )


A .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 普通法律内容的具体化 C . 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D . 一切法律的总和
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宪法与其他法律同等重要 B .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C . 会削弱其他法律的地位和作用 D . 可以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上述材料表明(   )


A . 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B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D .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了(   )


A . 宪法包含普通法律 B . 宪法约束公民的行为 C . 普通法律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 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5、《选举法》依据《宪法》进行修改,这表明(   )

①它们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②选举法是宪法的立法依据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任务

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6、近年各地对地方性法规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理工作将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重点清理法规规定与宪法、法律等不一致的问题,保持宪法精神。这充分体现了(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严格

③地方性法规是极不完善的    ④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宪法不仅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且(   )

①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包含着许多其他的普通法律

③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④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8、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规定了(   )


A . 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B . 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问题 C . 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
9、下图《根深叶茂》表明,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

 


A .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和普通法律相同 B . 宪法与其他法律无关 C . 宪法与普通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D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或修改的。这说明了(   )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内容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11、“宪法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这符合下列观点(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④宪法要保持稳定,不得修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③④
12、2014年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首个“宪法日”,全国各地相关部门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宪法活动。某班学生的手抄报上出现了如下内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 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C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D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3、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其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关于宪法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        ②普通法律和宪法是“母子法”的关系

③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地位最高        ④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4、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这段话(     )
A . 说明宪法是全体人民直接制定的 B . 表明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C . 表明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的总和 D . 说明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
15、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了(  )  

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③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④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三、判断正误题(共5小题)

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


A . 正确 B . 错误
2、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保障书也。(   )


A . 正确 B . 错误
3、小明在了解了宪法的内容后,说:宪法就是包含了所有法律的总和。你认同小明的观点吗?


4、2014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以规范2014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通知要求,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5、把握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我们在探究知识之间的关系时,可从下面的思路去思考: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别和联系,区别是指知识之间的差异,联系包括两者的共同点和相互作用、影响等,请学习运用这一思路,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我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鲁教版思品八下第十六课第一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