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思品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第9课第二框 强化文化认同
年级:九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2年 4月4日上午,壬辰(201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隆重举行,海内外一万多名中华儿女代表齐聚桥山轩辕殿祭祀广场,满怀虔诚地参加公祭典礼,追念人文初祖功德,表达炎黄子孙追思。这表明( )
A . 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
B . 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C .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 .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2、2012年2月23日和3月24日,备受全球华人关注的壬辰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大典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先后在河南淮阳、新郑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万余人喜聚盛典,集体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上述事例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影响②中华民 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 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3、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的台湾、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专程与祖国大陆同胞一起到黄帝陵祭祖。这表明( )
①海内外华人都讲迷信②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③炎黄子孙一脉相承④千山万水割不断民族的血脉
①海内外华人都讲迷信②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③炎黄子孙一脉相承④千山万水割不断民族的血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几句歌词十分恰当地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这种说法表明( )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就是中华文化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具有多样性
③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是由汉族人民创造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5、美国著名杂志《思想之林》评出了10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我国名列第4位。入选理由之一是中国是世界上文明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文明之所以持续时间最长,是因为( )
A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 .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 . 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过
6、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化,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除了其蕴涵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还主要得益于()
A . 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B . 它所特有的创新精神,即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
C . 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特征
D . 多民族的长期统一,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7、2007年12月17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清明、端午、中秋传统节日设定为国家法定节日。此举( )
A . 有利于抑制外来文化
B . 有利于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
C . 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
D . 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8、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千人共诵《论语》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用孔子的经典名句作为奥运会的迎宾语表明( )
A .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历史的瑰宝
C .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精华
D .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消除文化差异
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0、“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 . 源远流长
B . 博大精深
C . 包容性
D . 民族性
11、上海世博会留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有( )
①要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②要尊重不同文化,虚心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③要保护本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④要努力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创新实践
①要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②要尊重不同文化,虚心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③要保护本民族文化,抵制外来文化④要努力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创新实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近年来,一些人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渐被淡化。对此我们应该( )
A .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 . 坚决抵制外来文化
C . 通过立法禁止中国人过外国节日
D . 继承和发扬中国一切传统文化
13、儒家思想强调家庭的团圆,强调亲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现如今、每到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中国人都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与亲人一同过节。这反映了( )
A .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行动
B . 中华传统文化没有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变化
C .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
D . 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深刻的影响
14、在历史上,许多国家曾经纷纷派遣使者、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这些国家文明的发展,这表明( )
①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②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最先进的文明
③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没有糟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5、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韩国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在下列选项中,与“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表达的情感最相近的是( )
A . 回首往日,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
B . 回首往日,我们要感激他人和社会
C . 回首往日,我们要做好人生第一次选择
D . 回首往日,我们要认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16、日本漫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中国青少年,但究其原因,大部分是一些迎合好奇心的笑料,还掺杂着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不少学生因沉迷于日本漫画而影响学业。这告诉我们( )
①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心把握不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②书画也有雅俗之分,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③看日本书画就是庸俗情趣,我们要学会拒绝
④对日本漫画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心把握不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②书画也有雅俗之分,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③看日本书画就是庸俗情趣,我们要学会拒绝
④对日本漫画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7、对外文化交流应坚持的正确原则是( )
A .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 . 以洋为主,中外结合
D . 中外结合,创新文化
18、岭南文化能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睦相处,而且敢于和善于同异质文化进行直接嫁接,拿来为“我”所用,形成独特的文化流派。这表明岭南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的( )
A . 独特型
B . 多样性
C . 开放性
D . 包容性
19、随着《大长今》等一些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的热播,中学生中出现了“哈韩”一族:身上是韩式打扮,嘴里哼着韩剧歌曲,一言一行都刻意模仿韩剧人物。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韩国文化是最先进的,我们应全部吸收
B . 中学生喜欢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C . 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加以辨别,吸取其精华
D . 弘扬民族文化,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感动了无数海内外中国人。它表达了中华儿女什么样的情感?
2、“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我们,应只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学习外来文化。”对吗?为什么?
3、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曾有这样一段经历:一位法国老太太热情地免费教他女儿学法语。原来,老人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更多的人学习法语。这位留学生想到 自己总是要求女儿学好外语,在家里还不准她说汉语,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他也开始免费教外国人学汉语,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语言是多么的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
(1)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的语言文字?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4、在我们身边,经常感受到的外国文化有哪些?
5、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他 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