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思品七下第七单元第15课第二框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诱惑做起 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题(共20小题)

1、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这种行为应该受到(   )
A . 行政拘留 B . 行政处罚 C . 行政制裁 D . 刑事处罚
2、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   )
A . 是否触犯法律 B . 是否触犯刑法 C . 是否受到了刑罚处罚 D . 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3、刑罚是对犯罪分子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有权使用刑罚的机关是(  )
A . 人民法院 B . 公安机关 C . 人民检察院 D . 国务院
4、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有(   )

①管制        ②拘役            ③有期徒刑         ④剥夺政治权利
⑤没收财产 ⑥无期徒刑     ⑦罚金                ⑧死刑

A . ①②③⑤ B . ④⑤⑦⑧ C . ④⑤⑦ D . ②③④⑥
5、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
A . 民事违法性 B . 刑事违法性 C . 严重危害性 D . 刑罚当罚性
6、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
A .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B . 都要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 C . 都触犯了我国刑法 D . 都具有刑罚当罚性
7、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   )

①两者都是违法行为   
②两者的社会危害性不同

③两者的违法性不同   
④两者应受到的处罚不同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8、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B . 凡是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C . 违法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小,任何违法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9、违法行为是指(   )

①有危害性的行为    
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③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④违反了刑法的行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0、犯罪是(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刑法 
③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④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1、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   ) 

①犯罪行为  
②违法行为  
③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④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2、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是(   )

A .  违法一定犯罪 B . 违法包含犯罪  C . 犯罪包括违法  D . 犯罪与违法没什么关系
13、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事情,就是(    )  
A . 犯罪行为 B . 违法行为 C . 破坏行为 D . 严重违法行为
14、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 B . 做出法律所禁止的一切行为 C . 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D . 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5、歌手李代沫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从刑罚的种类看,罚金属于(   )
A . 主刑 B . 附加刑 C . 行政处罚 D . 民事处罚
16、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犯罪基本特征的是(   )
A . 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B . 触犯了法律 C .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 违反了刑法
17、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违法与犯罪本质是一致的 B . 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 . 违法与犯罪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 .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是不良行为
18、下列选项能体现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的是(   )
A . 都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 . 犯罪的特征体现了它与一般违法的区别 C .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不及时改正有可能走向犯罪 D . 只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
19、小明不理解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请你告诉他犯罪是(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触犯刑法

③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④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0、“厌学→逃学→辍学→流落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儿小错无所谓  

③要增强法制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判断题(共4小题)

1、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A . 正确 B . 错误
2、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是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  )

A . 正确 B . 错误
3、一个人如果沾染不良嗜好, 就会走向犯罪的深渊。(  )

A . 正确 B . 错误
4、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某中学冯某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经常和一些社会小青年交往,学会了吸烟、喝酒,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为了玩网络游戏,多次偷同学的钱物。2013年3月,因在网吧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但冯某仍不思悔改。2013年10月,冯某因抢劫被抓获,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判处有期徒刑5年。

冯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从冯某的变化过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鲁教版思品七下第七单元第15课第二框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诱惑做起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