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晴朗的白天进入植物体叶片气孔和从叶片中通过气孔散失的气体依次是(    )

A . 二氧化碳;氧气 B . 水蒸气;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 D . 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种子萌发时需要空气,其根本原因是(  )

A . 种子在不停地吸收水分 B . 种子在不停地提供养料 C . 种子在不停地进行呼吸 D . 种子在不停地运送养料
3、在光下检测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是(    )

A . 光合作用强,吸收了二氧化碳 B . 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抑制了呼吸作用 D . 光下呼吸作用减弱
4、下列哪项不进行呼吸作用?(    )

A . 萌发的种子 B . 未萌发的种子 C . 煮熟的种子 D . 新鲜的叶片
5、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

A . 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 B . 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 . 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D . 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6、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7、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下列对这种生态模式的错误叙述是(    )

A .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 B . 种植为养殖提供丰富的氧气 C . 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 D . 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
8、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是(    )

①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来源   ②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③降低叶片温度   ④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⑤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⑤ D . ①④⑤
9、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任何活细胞都能发生 B .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C . 只有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 D . 叶片细胞不进行呼吸作用
10、小红养了一盆花,由于她每天给花浇水,致使花的根腐烂,植株死亡。其原因是(    )

A . 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吸收作用 B . 水分过多,根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C . 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 D . 根吸收的水分过多
11、栽培花卉或农作物时,要适当松土,这种做法主要有利于植物(    )

A . 根的呼吸作用 B . 叶的光合作用 C . 水分的运输 D . 无机盐的运输
12、下列哪一项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

A . 氧气和二氧化碳 B . 氧气和有机物 C . 水和二氧化碳 D . 水和有机物
13、李超同学在帮父母搬运蒜薹时发现,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吸收作用 D . 蒸腾作用
14、低温以及适当控制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延长果蔬的贮藏期,这主要是 因为该环境(    )

A . 能使呼吸作用旺盛 B . 能使呼吸作用减弱 C . 能够调节光合作用强度 D . 使细菌等微生物不能生存
15、下列做法中,比较科学合理的一项是(    )

A . 卧室内多放置一些观赏植物 B . 早上在树林中运动,多吸收新鲜空气 C . 适当施用农家肥,及时对农作物进行松土 D . 夏天中午给萎蔫的花卉浇水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是      

2、“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条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3、玉米田里的白化苗,在长到几片叶时就会死亡。原因是      

4、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5、将进行饥饿处理的一叶片切断叶脉放在阳光下照射4个小时 ,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处理。结果,叶片的上半部分没有变蓝,下半部分变蓝。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6、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7、植物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同。有人把等量的紫罗兰叶分别放在封闭的、大小相同的1号和2号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小时后分别对容器中的氧气进行检测,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增加量(毫升)

1

紫罗兰

22

80

2

紫罗兰

22

-10

(1)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容器大小、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目的是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由表中数据可知,      光条件下,紫罗兰光合作用更强。2号容器中,氧气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在黄光条件下,紫罗兰      

8、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中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      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      。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9、

下图是能量流动方向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      作用,它将太阳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的       (叶绿体/线粒体)中进行。

(2)图中②表示      作用,它将动植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通过①,植物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10、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约含5千克的氧气)消耗其中的约1千克的氧(不含动物呼吸及燃烧所消耗的),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可是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