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5小题)

1、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酸雨问题时,为了比较快、比较明显的获得试验结果,实验材料最好选择( )
A . 成熟的叶片 B . 幼苗 C . 大树的根 D . 树皮
2、下列事例不可能由酸雨危害造成的是
A . 鱼塘的鱼大量死亡 B . 植物叶片脱落、死亡 C . 大米的重金属超标 D . 建筑物外墙受腐蚀
3、导致酸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    (  )
A . 由工业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 B . 由工业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 C .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过氧化物增加 D . 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含氮气体
4、如图示: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能说明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

A . 甲组和乙组植物都死亡 B . 甲组植物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死亡 C . 甲组和乙组的植物都正常生长 D . 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
5、对照实验是科学家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实验探究应该运用对照实验的是(  )
A . 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B .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C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D . 测定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6、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 .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7、发电厂可以利用煤、天然气、核能发电,这三种原料中最普通引发酸雨的是( )
A . 煤和天然气 B . 天然气 C . 核能 D . 三者都可能
8、“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 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 .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 . 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9、“低碳生活”理念已进入寻常百姓脑海中,这是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年度逐渐增加,“温室效应”越来越危及地球,以下哪一因素与二氧化碳增加无直接关系(  )
A . 砍伐热带雨林 B . 燃烧化石燃料 C . 土地沙漠化日益扩张 D . 滥捕野生动物
10、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 . 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 . 酸雨、温室效应 C . 温室效应、乱砍滥伐 D . 温室效应、含铅废气
11、下列对于酸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 B . 酸雨主要是由于人为地向水中排放酸性物质造成 C . 酸雨对植物、鱼虾、人类等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D .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12、下列污染物中,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是(  )
A . 汞、镉等有毒物质 B . 二氧化碳 C . 沙尘暴 D . 氟利昂
13、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的破坏有关(  )
A . 森林被大量破坏 B . 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制剂的冰箱 C . 大量使用化学燃料 D . 大量使用农药
14、下列相关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  )
A .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环境保护 B . 减少石油、煤炭的燃烧,可以有效减轻雾霾程度 C . 骑自行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D . 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
15、下列的环境污染中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
A . 大气污染 B . 噪声污染 C . 固体废弃物污染 D . 土壤污染

二、填空题 (共5小题)

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被称为“空中死神”的是      

2、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      ,减少      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      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3、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      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4、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污染是            

5、雨水是否具有酸性用      来表示,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      

三、其他题型 (共4小题)

1、为了研究电池、满江红对水质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在5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 500毫升未被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 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一节不同型号的废电池;再向鱼缸中分别放入几条健康的、大小、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记录。结果如表:

 

实验二:在5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 500毫升未被污染的池塘水;向各缸中分别放入一节经过打洞处理的同型号废电池;向B、C、D、E缸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20天后,再向缸中分别放入几条健康的、大小、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记录。结果如表:

 

注:其中溶解氧、铅(重金属)在水中的数据是放入满江红后20天测得的,表中“至今”指放入金鱼后第20天。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的“E”装置起何作用?      
(2)满江红是一种水生      植物。
(3)通过实验一、二分别得到何种结论?
(4)满江红是怎样净化污水的?
(5)结合生物小组的探究过程,请提出几条有利于水质保护的建议。
2、你参加过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低碳,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 “无烟世博会”。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系      统造成严重危害。
(4)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说一例即可)
3、科学探究: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做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省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宇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的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宇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3)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        

(4)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做为其对照组( )

(4)
A .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 B .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 C .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 D . 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环境中
(5)根据小宇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6)有人认为只要用1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
4、平常下的雨也是酸性的,所以也可以称为酸雨。(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