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人口从1979年的9.75亿到2009年的13.35亿,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
A . 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能源枯竭 B . 产生大量垃圾 C . 人类竞争压力过大 D . 以上都对
2、下列措施不属于优生优育的是(   )
A . 禁止近亲结婚 B . 提倡遗传咨询 C . 提倡产前检查 D . 禁止孕妇运动
3、由于全球人口过多,导致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如煤炭,石油等,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使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B . 多骑自行车出行 C . 发展公共交通 D . 大量使用煤炭
4、关于人类的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类活动一定改善了环境 B . 人类活动要以经济利益为前提 C . 人类活动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D . 人类是地球的主人可随心所欲
5、下列措施不利环境保护的是( )
A . 封山育林 B . 禁止捕猎 C . 荒坡变果园 D . 围湖造田
6、下列做法可能导致草原沙漠化的人为原因(   )
A . 建设水利 B . 大力发展畜牧业 C . 草退耕还 D . 营建防风林
7、下列措施不会引起水污染(   )
A . 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到河流中 B . 工业产生的废液废气任意排放 C . 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 . 海上石油泄漏
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人们通过这个活动呼吁全球人类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我们能做到的是(   )
A . 吃野味,如野生蛇等动物 B . 使用一次性筷子 C . 使用环保购物袋 D . 随手扔垃圾
9、今年我国大量城市出现雾霾天气,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A . 汽车尾气的排放 B . 工厂废气大量排放 C . 燃烧垃圾 D . 以上都是
10、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已成为城市建设最难的问题,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   )
A . 垃圾分类 B . 使用生物分解垃圾 C . 挖坑填埋垃圾 D . 将垃圾变废为宝
11、1998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灾,其主要原因是( )
A . 气候异常,长江流域雨量过多 B . 长江上游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C . 北方风沙使河床变浅 D . 长江口热带风暴
12、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野岭,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植被无法抵御 B . 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 . 常年旱灾,赤地千里 D . 地壳活动频繁
13、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 B . 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不需要保护 C . 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对生物圈不会产生影响 D . 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14、“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达,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态学意义在于( )
A . 节省办公用费 B . 减少垃圾 C . 实现现代化 D . 保护森林
15、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
A . 晚婚 B . 晚育 C . 少生 D . 优生
16、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
A . 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 B . 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 C . 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 D . 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
17、赣州市正在建设卫生城市,下列行为与卫生城市要求不相符的是( )
A . 爱护花草树木 B . 垃圾分类处理 C . 污水直接排放 D . 农贸市场的活禽隔离宰杀
18、下列做法可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 引入国外新物种,加强我国物种多样性 B . 增加绿化面积 C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 大力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19、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城区内的阴湿地带却不容易找到苔藓,这是因为( )
A . 苔藓不适应人类的生存环境 B . 苔藓极易吸收有害物质而死亡 C . 城市内的环境比山林干旱 D . 城市内树木少,阳光直射的地方太多,苔藓不容易生存
20、人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的角色是( )
A . 消费者 B . 生产者 C . 生产者和消费者 D . 分解者

二、问答题(共5小题)

1、为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            

2、材料:近年来,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水华是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污染现象。蓝藻大量繁殖时,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藻层,并释放出毒素——湖淀,湖淀能杀死鱼、虾等水生动物。蓝藻和水生动物死亡、腐败、分解后,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会使水体产生恶臭。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和农田含化肥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导致水体中氧、璘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这是引起水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1)太湖频繁出现“水华”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水华是一种污染现象,它有什么危害?
(3)针对水华发生的原因,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3、资料一: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资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严重干旱,江湖水面原有53万余亩,现只剩下6万余亩(一亩=667平方米)

资料三:有人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1)沙尘暴和大面积过干旱都与人类      相关。
(2)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温度较大,原因是植物可以通过      作用从叶片的      散发出水分。
(3)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      
(4)请你写出看完资料后的三点感想。
4、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事例,你认为应该怎样改变这些现状?
5、滥砍滥伐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