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感受光的刺激的是()
A . 角膜
B . 虹膜
C . 视网膜
D . 巩膜
2、构成眼球壁中膜的是( )
A . 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 . 视网膜
C . 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面白色的巩膜
D . 角膜、巩膜、晶状体、玻璃体
3、不同的人种,眼睛的颜色会有不同,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这是因为( )
A . 虹膜的颜色不同
B . 巩膜的颜色不同
C . 视网膜的颜色不同
D . 脉胳膜的颜色不同
4、下列关于耳的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
B . 耳蜗内具有听觉感受器
C . 前庭和半规管能够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
D . 咽鼓管属于中耳的一部分,能够传导声波
5、中耳的组成( )
A . 耳郭和外耳道
B . 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C . 耳蜗和听小骨
D . 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6、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振动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在( )。
A . 鼓膜和大脑皮层
B . 听神经和耳蜗
C . 耳蜗和大脑皮层
D . 鼓膜和耳蜗
7、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 线,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
A . 瞳孔、晶状体、角膜、玻璃体
B . 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C .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 . 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8、下列不属于近视眼的特点的是( )
A . 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B .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 .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 .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9、瞳孔位于( )
A . 角膜
B . 虹膜
C . 巩膜
D . 脉络膜
10、你认为眼球中的( )相当于相机中的胶卷。
A . 视网膜
B . 晶状体
C . 角膜
D . 以上都不是
11、当猫处于黑暗处时,眼睛的变化( )
A . 瞳孔放大
B . 视网膜不可以成像
C . 瞳孔缩小
D . 光线不能通过角膜
12、一名学生用尖锐的器物挖耳屎,以至戳伤导致耳聋的结构是( )
A . 外耳道
B . 听小骨
C . 鼓膜
D . 耳蜗
13、鼓膜的作用是( )。
A . 接受振动,将震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 . 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 . 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
D . 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14、从光线进入角膜到形成听觉形成需经过( )
①瞳孔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④玻璃体 ⑤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⑥视觉神经
A . 角膜→①→②→④→③→⑥→⑤
B . 角膜→④→②→①→③→⑤→⑥
C . 角膜→④→①→②→③→⑤→⑥
D . 角膜→④→③→①→②→⑤→⑥
二、非选择题(共10小题)
1、当你从阳光灿烂的环境进入黑暗的环境,瞳孔由 变 .
2、对比人的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眼球中的 相当于照相机镜头, 相当于光圈, 相当于胶卷.
3、视觉的形成:光线依次经过 、 、 玻璃体、 、视觉神经、 七个阶段.
4、耳廓通过收集的 通过 ,引起 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引起 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内耳中的 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 传到 ,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5、旅客坐在火车或汽车上时,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准确辨别行驶速度的变化和是否在上下坡,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6、根据图写出各个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7、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目前已经能够借助人工电子耳来改善这些病人界的声音。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 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2)听觉的形成过程:(请完成下列图解)
(3)借助人工电子耳植入术的帮忙,可以将外界的 转为电流,直接刺激 ,使得病人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声音。
8、“总想看看你的笑脸……”,这与人的视觉形成有关:光穿过黑色的 到达你的眼睛。在它周围的 自动调整进入眼睛的光的量,当光很亮时,瞳孔收缩,当光很暗时,瞳孔 。角膜具有保护瞳孔的作用。 就在瞳孔的后面,它的工作机理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影像是在眼球后半部,即在 上形成的。
9、明明看见街道两侧的人行道的地砖上,有一行非常特殊,上面只有一个“一”字,没有其他的花纹,多块砖的“一”字相连,伸向远方,妈妈告诉他那是盲道,请分析盲道是如何引导盲人前进的。
10、邻居张爷爷的耳朵听不见声音,医院检查结果是,耳的各部分结构没有问题。明明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耳朵本身没有问题,怎么就会听不见声音了呢?根据本节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