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思品八上第二单元第6课第二框学会尊重 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题(共20小题)

1、音乐会上,一位女士姗姗来迟,鞋跟刺耳的声音搅乱了听众的兴致。钢琴家灵机一动,现场为女士量身创作,响起的音乐随着她的步伐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全场观众都被女士的“舞步”逗得哈哈大笑,女士则面红耳赤。这位女士的行为教育我们( )
①要学会自尊自爱
②自尊的人无需尊重他人
③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要学会积极展现自我风采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2、对于青春,我们充满了好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长的体验。你认为同学间形成亲密友情最基本的准则(   )

A . 相互尊重 B . 学习成绩 C . 讲“哥们”义气 D . 相互帮助
3、有一个青年向一个老大爷问路:“喂,去人民医院怎么走?”老大爷说:“两丈。”青年疑惑地说:“你们这儿路怎么论丈不论里?”老大爷:“论理你应该管我叫大爷!”故事说明人际交往最起码的要求是(   )

A . 与人为善 B . 真诚平等 C . 礼貌待人 D . 宽容豁达
4、在北京务工的曹昌宝说,我来京已十年,出门会注意衣着整洁,举止文雅。曹昌宝的言行不仅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自然反映,更是对城市产生融入感的生动诠释。这反映曹吕宝是一个( )

A . 追求表面荣耀、虚荣的人 B . 有知耻心、自负自傲的人 C . 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的人 D . 尊重他人,维护自尊的人
5、在我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里的平等指的是(   )

A . 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B . 经济收入完全平等 C . 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D . 人们职业应该相同的
6、周总理生前特别注意平等待人,尊重同志,对他的秘书、侍卫以及其他成员,若有事要谈,周总理包括邓大姐,从来都是一个“请”字,绝不说“叫”字。以下理解,你同意(   )

①“不是叫,是请”反映总理的平等意识

②日常交往中我们要使用礼貌敬语

③“不是叫,是请”反映总理尊重他人

④“不是叫,是请”反映总理宽以待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大家庭中,我们要以礼相待,和谐共处。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我们应(   )

①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②“入乡随俗”

③不违反民族禁忌        ④以汉族礼仪习俗为主,辅之以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8、下列名言能体现“受人尊重的奥秘”的是(   )

A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C . 敬人者,人恒敬之 D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9、中学生王强性格活泼开朗,经常拿同学的缺点或者缺陷开玩笑,还经常给同学起绰号,同学们很反感,班干把情况向老师反映了,老师批评他这样的行为是对他人不尊重的表现,为此他很不理解:我只是跟同学们开玩笑而已,并没有恶意,他们也太小气了。继续我行我素,慢慢的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朋友了。你想对王强说(  )

①尊重他人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   ②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③要尊重他人的人格     ④要事事让别人满意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③④
10、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真正平等尊重他人,就必须(   )

①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

②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

③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习惯

④要求他人首先平等尊重自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1、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生理的缺陷,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境不利,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对于身有残疾的同学,大多数人能够奉献爱心,给予关心和帮助。但也有个别同学歧视、嘲笑他们。这些个别同学的行为(   )

①是不尊重人的表现                 ②应该受到批评

③是没有爱心、缺乏平等意识的表现   ④是好奇心在作怪,不应受到谴责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12、尊重、理解身有残障的人,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   )

①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②每个人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③尊重他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④歧视他人,既不道德,也是严重违法的

A . 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3、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基本素质的是(  )

A . 小峰因皮肤黑,长得比较胖,被同学取名叫“狗熊” B . 小凯因学习成绩差而被拒绝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 C . 小龙从学习、生活上主动帮助、照顾身体上有残疾的同学 D . 小魏从农村到城里上学,说话和穿衣常别同学议论、嘲讽
14、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  )

A . 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待人 B . 歧视他人,以人的出身看待,评价他人 C . 平等待人,以世俗的观念去看待他人 D . 偏激看人,以金钱,地位来衡量他人
15、班上来了一名新同学,他说话的时候有点口吃,班里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口吃王子”,对此,你的态度是(   )

①阻止这位同学的行为,这是很伤人自尊的

②要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能取笑歧视他人

③冒犯了别人的尊严,极易制造矛盾,找老师加以制止

④呼吁从校园中清除侮辱性的外号

A . 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6、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干扰,按成绩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以此为依据重新分班,这引起很多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和反感。学校的这种做法(   )

A . 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 B . 符合我国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 C . 尽到了学校的责任,让所有学生各得其所 D . 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损害了某些学生的自尊
17、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尊重。为此应该做到(   )

①学会奉迎他人,投其所好   ②不要指出别人的过错

③欣赏和赞美他人           ④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18、自觉尊重他人的名誉是(   )

①一种修养、一种品格      ②一种虚伪的表现

③一种对别人的平等态度    ④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19、近年来,差生测智商、绿领巾、三色作业本、差生教室外考试等一系列教育乱象频频出现,引发社会热议。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这些做法有悖于素质教育理念,是一种教育冷暴力 B . 这是不尊重学生,损害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C . 这些做法会给学生留下心灵创伤,不利于学生健康 D . 这些做法能促进有错误的学生积极反省,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惩罚
20、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A . 熄灯了我还是要大声的读英语 B . 注意自己的行为不打扰他人 C . 偷偷的翻看好朋友的日记 D . 只考虑我自己是否高兴

二、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

1、情景一:校园里,两位同学走路的时候说笑打闹,结果一不小心,撞了对面走来的人。他们俩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推推搡搡。结果,被同学们谴责,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情景二:公园里,一名同学拿着一袋瓜子,一边走路,一边嗑瓜子,还把瓜子皮扔得满地都是,引得路人侧目,最后,又被罚款。

两个情景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3、材料: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位纽约的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怜悯之心,他把一元钱放进推销员怀中就走开了。但是他忽然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就连忙返回从推销员那里取回两支铅笔,并抱歉的说:“我忘记拿铅笔了……”

材料中这位商人的作法反映了什么问题?

4、结合自身实际,说说我们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5、材料:苏明娟说:“工作很久了,总是不喜欢与那家工厂合作,总觉得他们不尊重人,每次电话里都透露着不耐烦的口气。今天又打电话过去问价,可是对方只口头报价,不愿意发电子邮件,我不由得生起气来。旁边的同事出主意:你发传真过去看看。于是不久报价过来了。仔细想想,原来如此:你口头询问人家,人家自然也口头答复你,你庄重地发传真过去,他们当然也尊重你。其实,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就必须先尊重别人!”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第二单元第6课第二框学会尊重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