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1节生命的诞生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始大气中有水蒸气、氢、甲烷、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
B . 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C . 哺乳类是由古代鸟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D .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
2、有人认可“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的推测。他们的依据是( )
A . 在陨石中发现了并非来自地球的有机物
B . 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 . 米勒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D . 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3、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A . 原始大气
B . 原始海洋
C . 宇宙空间
D . 原始冰川
4、原始大气中没有( )
A . 氧气
B . 氮
C . 甲烷
D . 水蒸气
5、下列哪组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
A . 甲烷、氨、水蒸气、氧气
B . 甲烷、氨、水蒸气、氢气
C . 甲烷、氨、二氧化碳、氧气
D . 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硫
6、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A .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B . 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C . 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D . 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相同,因适应不同环境导致了差异
7、根据科学家的实验推论,原始生命最可能起源的场所是( )
A . 原始大气
B . 原始海洋
C . 原始陆地
D . 火山附近
8、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
A .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B . 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C . 紫外线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D . 原始地球表面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9、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的著名“鹅颈烧瓶”实验证明了( )
A . 宇宙中其他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B . 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C . 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
D .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
10、在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中,泵内的混合气体中绝不能含有( )
A . 甲烷
B . 氧气
C . 氨气
D . 氢气
11、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
A . 原始海洋
B . 火山周围
C . 土壤表层
D . 原始大气
12、以下生命起源的观点符合化学进化论的一项是( )
A .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发生的
B . 生命可以自然发生
C . 生命只能来源于生物
D . 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13、用实验证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的科学家是( )
A . 巴斯德
B . 海尔蒙特
C . 米勒
D . 雷迪
14、米勒实验中得到的有机小分子主要是( )
A . 葡萄糖
B . 氨基酸
C . 核苷酸
D . 脂肪酸
1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
A . 太阳的辐射能
B . 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
C . 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
D .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
16、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动力原因是( )
A . 火的使用
B . 森林的大量消失
C . 地面的猛兽较多
D . 群体生活
17、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者 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
A . 恩格斯
B . 列文·虎克
C . 达尔文
D . 施莱登
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B . 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C .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D . 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19、美国学者米勒探索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 )
A . 复杂的蛋白质
B .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 原始藻类
D . 原始单细胞动物
20、如图为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装置.此实验说明( )

A . 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 .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D . 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 越来越复杂, 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 。
2、
下图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青年学者 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氧气。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 。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 ,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 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 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3、有关生物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科学家现在普遍认同的是哪一学说?请简要说明这一学说的基本过程。
4、今年春夏季的连续干旱,使我国江南地区田地龟裂,河塘干涸,农作物大量减产或绝收,渔业生产大受影响。请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物之源,在 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即原始生命诞生离不开水。
(2)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析,是因为
(3)稻苗吸足水后,植株硬挺,叶片舒展,有利于 作用。
(4)干旱使鱼类和青蛙生存困难,其原因是鱼是用 呼吸,在水中游泳;青蛙的 必须在水中进行。
(5)水龙虾为争夺将要干涸的水塘,彼此间经常发生自相残杀,小龙虾间的这种关系是( ) (5)
A . 共生
B . 生存斗争
C . 合作
(6)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怎样做到保水和增大降水量?
5、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你能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吗?
(1)火花放电的作用是 。
(2)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 。
(3)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
(4)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 。
(5)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