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10小题)

1、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东晋 B .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宋朝 C . 周敦颐    《陋室铭》          宋朝 D . 杜甫     《石壕吏》           唐朝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 . 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 . 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 . 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3、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 . 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5、下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迷        B . 念无为乐者  未复有能其奇者    C . 竹柏影也  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 张怀民    病终
6、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藻交横         竹      

7、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a解衣睡 欲:       

b无与乐者  念:      

c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d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e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      ,字子瞻,号      ,是      朝的      家。他与父亲      、弟弟      合称为“      ”,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10、默写。

a《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交代了夜游之因的句子是:       。

b《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c何夜无月?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二、课内阅读(共1小题)

1、【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解释下列文言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余告之             

(2)下面句子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2)
A . 相与步中庭    贤才人远矣(《伤仲永》) B . 焉    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 . 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 . 起行   终不遇
(3)翻译下列句子。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