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陋室铭》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选项填在括号内(   )


A . 陋室(lòu) B . 德馨(xīng) C . 调素琴(tiáo)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 . 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3、下列句中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无丝竹乱耳

A . 孔子云:何陋 B . 无案牍劳形 C . 春冬 D . 正浓
4、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 . 可爱者蕃(多) C . 陶后有闻(少) D . 乎众矣(适宜)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陋室铭》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 . 《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 . “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 . 《陋室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爱莲说》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 .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8、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仙则                  名:名气 B . 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香气 C .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D . 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身体劳累
9、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 .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三、阅读理解(共1小题)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       

是陋室,惟吾德馨      

可以素琴,阅金经       

无案牍之形          

(2)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陋室铭》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