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6.1核反应和核能同步训练
年级:高二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
)聚变为1个氦核(
)的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是
,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
、
、
,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
B . 方程中的X表示正电子(
)
C . 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D . 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2、下列表示重核裂变的方程是( )
A .
B .
C .
D .




3、核反应方程式
+
→
+
+k X ,式子中( )




A . X为质子,k=3
B . X为质子,k=4
C . X为中子,k =3
D . X为中子,k =4
4、在核反应方程:
+x中,x表示( )

A . 质子
B . 中子
C . 电子
D . 正电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是
衰变
B .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C .
是核裂变
D .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6、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聚变成一个氦核,其核反应方程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X是质子,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B . X是中子,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
C . X是质子,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D . X是中子,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重核裂变需要吸收能量
B . 原子核
经过6次
衰变和4次
衰变后成为原子核
C . 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可以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 .
射线比
射线的穿透能力更强






8、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予核的组成部分
B . 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D . 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不牢固

9、如图所示为α粒子穿过充满氮气的云室时拍摄的照片,在许多α粒子的径迹中有一条发生了分叉,分叉后有一条细而长的径迹和一条粗而短的径迹,则( )
A . 细而长的是α粒子的径迹
B . 粗而短的是氧核的径迹
C . 细而长的是氧核的径迹
D . 粗而短的是质子的径迹
10、以下几个原子核反应中,X代表α粒子的反应式是 ( )
A .
He+
Be→
C+X
B .
Th→
Pa+X
C .
H+
H→
n+X
D .
P→
Si+X










11、某核反应方程为
。已知
的质量为2.0136
,
的质量为3.018
,
的质量为
,X的质量为1.0087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B . X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 . X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D . X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天然放射实验提出来的
B . 核反应方程:
Be+
He―→
C+X中的X为质子
C .
C的半衰期为5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
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
,则此遗骸距今约有17 190年
D . 一群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辐射的光谱线条数为4条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 . 20个
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还有10个未发生衰变
C . 一群处于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释放出3种频率的光子
D .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14、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
和
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其中
的衰变方程为
,其半衰期为8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核反应是
衰变
B .
原子核中含有78个中子
C . 经过16天,75%的
原子核发生了衰变
D . 虽然该反应出现质量亏损,但核反应前后的原子核总质量数不变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B . 具有放射性的物体发出的射线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C . 氢原子能吸收任意频率光子并跃迁到高能态
D .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天然放射性元素
Pu经过 次α衰变和 次β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
Pb、
Pb、
Pb中的一种)




2、原子核
经过 次
衰变, 次
衰变,变为原子核
.




3、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的质子
H轰击静止的
X , 生成两个
He。上述核反应方程中的
X核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




4、请将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补充完整。
① +
+ ;②
+
+
+ ;
5、
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
Pb,则m= ,n= .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人造太阳”并不是像太阳一样悬挂在天空,而是建造在地球上的受控热核聚变反应堆或核聚变电站,它能像太阳一样通过核聚变反应放出能量,进而发电,在合肥科学岛,我国最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次成功获得电流超过200 kA . 时间近3 s的高温等离子放电,人造太阳能来自下面的反应:4个质子(氢核)聚变成1个a粒子,同时发射2个正电子和2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人造太阳”的总功率为P,质子、氢核、正电的质分别为,真空中的光速为c .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E
(3)求在时间内参与上述热核反应的质子数目。
2、一个静止的铀核
(原子质量为232.0372u)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质量为4.0026u)后衰变成钍核
(原子质量为228.0287u)。(已知:原子质量单位1u=1.67×10—27kg,1u相当于931MeV)。


(1)写出核衰变反应方程并算出该核衰变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
(2)假设反应中释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钍核和α粒子的动能,则钍核获得的动能有多大?
3、静止的氮核
被速度为v0的中子
击中生成碳核
和另一种原子核甲,已知
与甲核的速度方向和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一致,碰后碳核
与甲核的动量之比为l:1.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
与甲核的速度各是多大?

4、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
原子核,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4m/s 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放出α粒子后变成一个新原子核,已知中子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速度为:2×104m/s,方向与中子速度方向相同,求:

(1)生成的新核是什么?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生成的新核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若α粒子与新核间相互作用不计,则二者在磁场中运动轨道半径之比及周期之比各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