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8.1电子的发现同步训练

年级:高二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的(  )
A . 电量太小 B . 速度太小 C . 体积太小 D . 质量太小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
A . 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B . 汤姆逊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C .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D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3、有关对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得出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微粒,且测出了电子的电量 B . 密立根是通过对电子在电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出了电子的电量 C . 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原子呈电中性 D . 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 . 质子上 B . 中子上 C . 电子上 D . 原子核上
5、下列有关原子核式结构理论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B .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
6、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

A . α粒子散射实验 B . 天然放射现象 C . 电子的发现 D .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7、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不变 B . 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C .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D . 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8、有关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尔原子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 B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C . 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D .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肯定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西瓜模型”
9、二十世纪初,为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如图装置的实验是()

A . α粒子散射实验 B . 发现质子的实验 C . 发现电子的实验 D . 发现中子的实验
10、

下列五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图甲: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B . 图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C . 图丁: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D . 图戊: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11、卢瑟福在研究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A . 按照汤姆孙模型,α粒子轰击金箔时不可能发生大角度的偏转,因而卢瑟福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B .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运动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C .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的数据记录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12、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A . 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 . 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 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D . 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α粒子散射实验是估算原子核半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B . 光子像其它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 . 普朗克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D . 光照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光波长太短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 . 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半径为ra的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至半径为rb的轨道,已知rarb , 则在此过程中原子不辐射某一频率的光子 C .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 . 正负电子对湮灭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核物理技术.一对正负电子对湮灭后生成光子的事实说明质量守恒定律是有适用范围的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 . 卢瑟福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 C . 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D . 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卢瑟福通过      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的      结构模型.

2、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      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直到1897年物理学家      发现了带      电的      ,从此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神话.

3、原子是由带      电的      和带      电和      组成的.

4、      的发现说明原子有结构问题;      的发现说明原子核也有结构问题.

5、原子中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形轨道上高速运动.      (判断对错)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一种铀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5,问:它的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多少?

2、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实验室中电子云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在汤姆孙发现电子后,对于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模型,最后他们认定: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电子绕正电荷旋转.此模型称原子的有核模型.最先提出原子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谁?他所根据的实验是什么?

4、自从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以后,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1919年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什么结构模型?

5、现代理论认为,反质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同,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若me=0.91×1030kg , e=1.6×1019C , 求反质子的比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5 18.1电子的发现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