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卜算子 咏梅》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2小题)

1、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2、“卜算子”是这首词的        ;“咏梅”是      

3、根据拼音写汉字。

yǒng      梅  花枝qiào      

4、解释《卜算子 咏梅》中带线的字。

             

5、《卜算子·咏梅》的小序是“      ”。

6、比一比,组词。

       摸        犹        尤              消        

       慢        从        丛        

7、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从              

8、查字典

 “卜算子”的“卜”用部首查字法,直接查部首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9、解释《卜算子 咏梅》中词的意思。

花枝俏:      

10、《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的押韵字是                            

1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赞颂了梅花:      

1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烂漫”意为       “她”指      

二、问题理解(共6小题)

1、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2、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 . 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 . 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 . 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 . 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3、《卜算子·咏梅》中毛泽东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4、比较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与陆游《卜算子·咏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5、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拟人等,请分别写出例句。

6、说说你对“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句词的理解。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分析最后两句写作手法。

(2)本词是借歌咏梅花的来抒发自己的       ,表现自己的        。

四、拓展阅读(共1小题)

1、阅读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回答问题。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品析词中“更著”和“开”的作用。

(2)最后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卜算子 咏梅》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