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4小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qìn        园春    shǔ      风流人物   妖ráo      

素guǒ             成吉思hán           fèn      外   

2、解释加线的词的含义。

折腰      

略输文采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3、“沁园春”是       ,“雪”是      。本题分两部分,上下部分各叫            

4、《沁园春·雪》的体裁是      ,这种体裁也叫      

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__               __”。

6、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学子深情地说道“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7、《沁园春·雪》上阕描绘的是一幅      图。其中属于静态描写的有      ,属于动态描写的有      

8、《沁园春·雪》中“望”的领起内容是      

9、《沁园春·雪》上阕中属于虚写的句子是      

10、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④欲与天公试比高。

1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词中起了      的作用。

12、“望”字在《沁园春·雪》中的作用是( )

A . 总起 B . 总括 C . 统领下文
13、《沁园春·雪》上阕中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

A . 记叙 B . 抒情 C . 议论 D . 描写 E . 说明
14、《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一句的朗读节奏是 ( )

A . 望长城/内外 B . 望/长城内外 C . 望/长城/内外

二、问题理解(共4小题)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的,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的感受怎样?

2、《沁园春·雪》上阕与下阕内容上有什么不同?作者表达思想的重点是在哪一部分?

3、《沁园春·雪》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4、《沁园春·雪》是一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这一风格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下阕提到的五位帝王,诗人认为哪一位最缺乏文采,根据是什么?

(2)下阕中的“惜”字领起哪几句?“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四、拓展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诗歌的哪两句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的气势,可称为全诗的总纲?

(2)诗歌中有多处运用了典故,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引自怎样的历史故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0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