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实用阅读选修《左手的掌纹》自序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①打个比方,学习有点像风,我们肉眼看不见风,而是根据刮风的结果(如树枝摇动)来判断风的强度的。
②同样,我们也只能通过测量学习的结果来判断学习是否发生以及学习的性质。
③正因为如此,学习与成绩之间有时可能会存在不一致性。
④也就是说,学习本身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能够测量的只是学习结果。
⑤学习是一种在学习者内部发生的事情。
①随着孙杨、宁泽涛等人的强势崛起,中国男子游泳项目的实力和过去相比,已经不可 。
②现在之所以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 , 是因为在过去一年里,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势头。
③花千骨怎能和赵丽颖 ?虽然近期由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玄幻古装电视剧《花千骨》热播叫座,花千骨红得发紫,但毕竟是赵丽颖入骨入心演绎的功劳。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不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和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也 不起能使社会动荡的大风大浪,并且持有这些思想的人可谓 。然而, 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 已久的激进思想便会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攀多高,自信心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人 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自觉行动的动力 , 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的自信心,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老师有意识的培养 的。
走进荆州园,一座青铜虎座鸟架鼓雕塑首先映入眼帘: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 的鸣凤。虎座鸟架鼓的右边则是蜿蜒而壮观的荆州古城墙,拾阶而上,仿若回到了 的战国时代。这壮美的景观,是祖先
的遗产,我们应倍加珍爱。
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是铜墙铁壁,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 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若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 越陷越深。在岩石与激流的 中,碰撞出 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
二、填空题(共5小题)
①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
(姜夔《扬州慢》)
②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毛泽东《沁园春》)
③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杜甫《登岳阳楼》)
铅色水鸫的行为最具代表性。它常守候在溪面凹凸不动的岩石上,然后沿着岩石群逐一跳跃,捕捉溪水附近肉眼难见的蜉蝣与蚊蚋科小虫。溪涧的天地小溪鸟的领域感自然十分强烈,铅色水鸫更是如此。 , , ,
, , 。一山不容二鸟,两者之间势必起冲突。我都未看见小剪尾打赢过铅色水鸫。
①它的体积约摸麻雀大,攻击性却勇猛凶悍
②究其原因,原来它的习性类似铅色水鸫
③日后我也发现只有小剪尾独独会遭受铅色水鸫的排斥
④不但觅寻的主食来源一样,体积也相似,而且活动的位置都是岩石滩
⑤在溪涧王国里,这种场面算是最激烈的争斗
⑥我经常看见大它半倍的小剪尾遭到驱逐,落荒而飞
“国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治国从治家开始。只有修好身, ① 。中国人讲的家既指家庭,又包括家族,家族内外长幼有序,讲究道德礼仪。 ②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就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挑战这八个字。家国情怀和修齐治平、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把社会教化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要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把握文化根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和弘扬优秀传统, ③ 。
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这构成了一种错觉, ①李白之所以伟大,就在他的人和诗具有他人所无的超现实性。这是可悲的误会。② ,没有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是超现实的,李白何能例外?开元、天宝时代的其他诗人往往在高蹈和进取之间徘徊,李白③ 既毫不掩饰他对功名事业的向往,④ 又因为自己绝对无法接受那些取得富贵的附加条件而弃之如敝屣。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三个必胜”,不仅践行于烽火连天的抗日年代,而且 。当代中国,处理国际事务必定遵循联合国集体安全多边合作原则。对于国家间重大矛盾,中国总是竭力劝和促谈,力图以政治磋商的方式予以解决。无论朝核问题还是伊核问题,中国 , 为解决矛盾提供共赢方案与技术支持;或是直接做东, , 共同为和平“多走一里地”。
三、问答题(共5小题)
张海迪:榜样的新力量
2008年11月13日,北京,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全体会议,宣布了中国残联第五届名誉主席、主席团和执行理事名单。此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不仅仅因为邓朴方卸任,更多的关注则是张海迪接任。曾经淡出公众视野许久的张海迪再次重回舆论中心。
在张海迪的个人博客上,一篇《我的留恋》即论及离开作协赴任残联,短短几天,其下留言回复已有30多页,1000多条,大多数是祝福和希望。这个从2005年便开始写博客,经常凌晨还在更新日志的女人,因何引发了公众如此之大的热情?
张海迪的成长,是一种典型。从一个"自强不息"的普通残疾女青年,到后来的哲学硕士和作协副主席,再到今天残疾人联合会"一把手",她似乎永远充满了激情和动力,又以之自觉影响身边的人,天生为"榜样"这个词而活。
1983年初。时任团中央书记的王兆国正在寻找合适的榜样典型。在各地报上来的名单里,团中央宣传部相中了张海迪:5岁起即因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自学完中学课程,"文革"时随父母下放农村,却给孩子当起了教书匠,并自学针灸为乡亲们免费治疗,此后自学多门外语,还干过无线电修理工。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先后为张海迪题词。报纸上争论过"海迪应不应该结婚",还有人指责张海迪"为什么非要留长发",定价4角的张海迪事迹手册《闪光的生活道路》印数突破了500万册。她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青年人们的偶像。
在关于张海迪的大事记中,1984--1991这几年,似乎是一个空白期。转折发生在1983年3月11日,当天,她在人民在会堂作完报告,回到招待所,突然陷入昏迷,停止呼吸,经紧急抢救才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此后,张海迪回到济南疗养,父母也调回省城。1991年,医生告诉张海迪,她得了黑色素癌,此后确诊为基底细胞癌。不管保守治疗还是动手术,都只有"半年",也就是说,半年以后就"没有海迪了"。张海迪听了之后猛地一惊:"真的吗?"但很快就又平静下来,觉得没什么,"该做的我已经都做了。"
她人生中的第六次大手术,是在不打麻药的状态下进行的。镇静剂无法掩盖剧烈的疼痛,
张海迪说当时希望有人用枪口对着她,在这一瞬间把她打死,"那该多好"。出来的时候,丈夫王佐良在外面等着,两个人的手一碰,他比她还凉。
两年之后,1993年,张海迪依靠自己的努力读完了吉林大学的研究生课程,拿到了哲学硕士学位。同年3月,共青团中央举行了表彰大会,授予她"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并作出向她学习的决定。
此后,张海迪所获得的各类奖项,大多和文学有关。比如1997年的"五个一工程"图书奖,1999年的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以及2003年的第二届女性文学奖。在文学道路以外,她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和出访任务,继续发挥自己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
张海迪曾经拒绝过残联主席这项职务,理由是"残疾人工作者可以选出来,作家不是选出来,而是磨砺出来的"。因为此次当选,她辞去了山东省作协的行政职务,但在博客里,又在凌晨1点半感叹:"我留恋每一页纸,留恋第一个句子……我深深地留恋,毕竟我写了二十多年。"
一个艺术细胞丰富、个人感情充沛的女作家,是否能做好残联主席这份工作,对此人们有着自己的疑虑。张海迪在博客中解释道:"现在我从一个作家成为残疾人工作者,在新的岗位,开始新的学习,我会一始既往地努力,淡泊名利,勤奋工作。"
张海迪始终作为一个英雄和榜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但同时她又作为一个人们印象中美丽、开朗而乐观的女性存在。
对她自己来说,在肢体的巨大痛苦中,做一个"会寻找快乐"的人,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这种励志色彩浓厚的人生观通过博客及其著作传播开去,使得25年来她所树立起来的道德力量,并未随着时代的巨变而出现任何不适应和削弱,也将在她的残联主席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话内容:
老张你好!我是老王。我现在正在南京开会。告诉你,我们的老同学刘明现在是广博广告公司的董事长,他约我们明天去花园大酒店聚会,并要你带上嫂子和孩子。9日晚上六点半,不见不散!花园大酒店就是现代广场东边的那一家。刘明的电话是15771588×××。吃饭时,我们可以跟他聊聊业务问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