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掀起的“青春”冲击波余波未了 , 《小时代1》《小时代2》《中国合伙人》等“青春剧”又依次登台亮相,可谓蔚为大观。“青春”二字俨然成了2013年电影的关键热词。民众对“青春”的回忆与追寻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和跟风从众,貌似偶然间引发的“青春热”背后抑或潜藏着诸多的必然性。
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 。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因此,镬耳屋亦称“锅耳屋”。 。 ; 。 。 。
①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
②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
③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
④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
⑤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
⑥镬耳屋以广府风格的民居建筑为主要代表,潮汕、客家的民居建筑亦有类似的镬耳山墙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不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和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也 不起能使社会动荡的大风大浪,并且持有这些思想的人可谓 。然而, 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 已久的激进思想便会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是铜墙铁壁,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 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若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 越陷越深。在岩石与激流的 中,碰撞出 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
走进荆州园,一座青铜虎座鸟架鼓雕塑首先映入眼帘: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 的鸣凤。虎座鸟架鼓的右边则是蜿蜒而壮观的荆州古城墙,拾阶而上,仿若回到了 的战国时代。这壮美的景观,是祖先
的遗产,我们应倍加珍爱。
一场巨大的社会革命,其实并不是革命者的主观“激进”造成的。几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激进”思想,但在和平年代开明社会,形形色色的激进思想对民众的影响很小,也 不起能使社会动荡的大风大浪,并且持有这些思想的人可谓 。然而, 社会腐朽不堪,而统治者又拒绝改革以疏不满,民众忍无可忍,则 已久的激进思想便会狂飙突起,成为席卷一切的巨浪大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①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杜牧《阿房宫赋》)
③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
邀请函
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9月24日~30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到琴的悠扬,歌的高亢。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中学
2014年9月10日
① 将 改为 ; ②将 改为 ;
② 将 改为 。
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
三、问答题(共5小题)
例句:人情味就像调味的盐 , 放多了,公平和正义的菜反而苦涩难咽。
示例:母爱是人生的一幅画:责备是冷色,呵护是暖色,关爱是母爱的主色调。
青春是人生的一首诗:奋斗是内容,拼搏是结构,永不懈怠是青春的主旋律。
唐朝的韭菜
李汉荣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一千多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
诗为五言,句子精短,与韭菜精致的模样很般配。
我觉得,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
我读过的唐诗,涉及写蔬菜或韭菜的,几乎都是五言,很少有七言或更长的句式。这很可能是因为,面对这娇小、精致的可爱植物,唤起了诗人们细腻、爱怜的情思,用五言这精致的样式,表现这精美的植物,是很相宜的。
这也似乎说明,在唐朝,韭菜,以及众多蔬菜,都是天然、本来的长相和品性。
蔬菜嘛,就该是朴素本分的样子,安静单纯的样子,露水盈盈的样子。这样子,才叫蔬菜。
假若杜甫老哥来到现代,来到我们的蔬菜地里,他一定十分惊讶:这是蔬菜吗?这不是一片杂木林吗?芹菜已疯长成灌木;莴苣正演化成芭蕉;葱虽然暂时还没变成芦苇,但已有了芦苇的个头;土豆已膨胀成杜甫喝汤用过的大土瓷碗;韭菜呢,五言诗的韭菜哪去了呢?这又高又胖、模样粗糙、神情张狂的另类灌木,是韭菜吗?一千多年没见,出落成这样子了?
杜甫老哥啊,你少见多怪了。一切都在变,菜地如何不变?假如你走进我们的文化菜地看看,你又如何不被惊呆?别摇头嘛,老哥。别的,你暂且别看,就看看那被你视为“文章千古事”的文章,就看看你一生钟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吧。如今,一个写手随便就日产万言,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年制造十几部长篇,不难嘛,只需喝几杯咖啡,吸几口香烟,猛敲键盘,快速码字,滚滚泡沫就席卷世界的沙滩;写诗,稀松平常事,手起键响,键响诗成,一日千行,何难?回车键频频按,诗,就像那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滔滔滚滚源源不断,注入我们古老的奄奄一息的江河荒滩。你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一生,才写了一千来首,字数不够一个中篇,还不及写手们一天的产量。杜老啊。你太低产了。
这下,我得赶快告诉杜甫原委,不然老先生会被吓傻的。就这么一个诗圣,被我们吓傻了,我们对不起万古千秋。
是这样的,杜甫老哥:你在蔬菜地里看见的那颠大的、张狂的、疯长的、妖艳的、粗壮的灌木形状的蔬菜,都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催生出来的。
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毒性很大,垃圾食物而已。
你在文化菜地(其实那是文化工业流水线)看见的那泡沫翻腾的泡沫文化,那废水汹涌的废诗,也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大批量疯长出来的。
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基本是废物。垃圾食物而已。
杜甫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
和杜甫一样,唐朝的韭菜,包括那雨夜里的韭菜,没见过的世面太多了,没见过农药,没见过化肥,没见过增红素、增绿素、增白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只见过露水、月光、荷锄的农人,见过蜜蜂、蝴蝶、毛毛虫,见过低飞的燕子和菜地上空款款飞过的黄鹂、喜鹊、斑鸠、白鹭。
韭菜何其有幸,在那个温暖的春夜,韭菜,用它质朴、醇正的清香,接待了诗人和他的诗。
唐朝的土地上,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蔬菜,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诗。
你且看那韭菜——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
中庸本来是孔子所倡导的最高的一种修养标准,是指处理应对任何事,都能够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孔子以后,中庸逐渐成为儒家的一种方法论,即不论思维还是处事,都要尽可能符合事情的原貌,不走极端,不搞绝对。中庸之道的积极影响在于一是不走极端,不搞绝对的思维方法使得中国文化拥有极大的包容性,一切外来的异质文化,都能在中国生根,发芽,生长。二是中庸之道使人们懂得并且相信,事情的本来面目多数情况下不在极端的状态中,这种心态强化了人们思维的全面性,和人们对于正确东西的追求和接受。中庸之道也有其消极的影响,那就是一方面它使得人们的是非观不够明确;另一方面,经常对于明确的是非观的消解,也自然地妨碍了个性的明朗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