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同步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图为某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内液体中没有尿素和血细胞
B . ②内液体中没有尿素和无机盐
C . ③内液体中有尿素和葡萄糖
D . ④内液体中有尿素和蛋白质
2、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尿液中都会含有的物质是( )。
①蛋白质②葡萄糖 ③尿 素④水⑤无机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⑤
3、肾炎病人的尿液中,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A . 肾单位
B . 肾小球
C . 肾小囊
D . 肾小管
4、对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有重吸收作用的是( )。
A . 肾动脉
B . 肾小球
C . 肾小囊
D . 肾小管
5、原尿和血液相比,主要区别是原尿中不含( )
A . 尿素和尿酸
B . 血细胞和葡萄糖
C .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 血细胞和无机盐
6、下图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单位:克/l00毫升)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液体乙是( )。
A . 血液
B . 原尿
C . 血浆
D . 尿液
7、右图是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该物质是( )。
A . 尿素
B . 无机盐
C . 葡萄糖
D . 水
8、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其原因是( )。
A . 大部分水以水蒸气形势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B . 大部分水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C . 大部分水随粪便排出体外
D . 大部分水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而回血液
9、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具有过滤和重吸收作用的结构分别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0、下列哪项物质不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
A . 水
B . 无机盐
C . 二氧化碳
D . 尿素
11、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
A . 代谢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B . 对无机盐的吸收
C . 对葡萄糖的吸收
D . 肾小管的重吸收
12、血液流经某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减少了。这些器官是( )。
A . 胰脏和大肠
B . 肺和肾脏
C . 小肠和大肠
D . 肺
13、下列废物排出人体外的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尿素
C . 多余的水
D . 粪便
14、农民将人尿收集起来,加水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原因是正常尿液的成分中含有( )。
A . 尿素
B . 水
C . 蛋白质
D . 葡萄糖
15、下列关于人的粪便处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人粪便未经处理就排到土壤中可能引发蛔虫病
B . 人粪便未经处理就排到水中可能引发甲肝大流行
C . 粪便经过一定时间腐熟,虽然不能作肥料,但能避免污染环境
D . 粪便可用于生产沼气,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还可以产生能源使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和 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
2、肾单位中具有过滤作用的结构不仅有肾小球,也包括 内壁.某病人尿常规化验发现尿液中出现葡萄糖,该病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
3、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 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4、人体细胞产生的废物可通过不同途径被排出,其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少量的尿素、水和无机盐通过 排出体外。人的皮肤大面积烧伤后,虽已治愈,但很怕热.这是因为皮肤的 被损伤,减少了 的分泌和蒸发。
5、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 、 和 . 其中生产农家肥的重要方式是 .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
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 。
(2)血液流经肾小球的滤过后在[ 4 ] 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与血液相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和 。
(3)当原尿流经[⑤] 时,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和部分的无机盐会被重吸收进入血液。
(4)若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一般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 (高或低),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
2、如图中的曲线示意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或尿素)含量的变化,OC表示器官中相连续的三种血管。
(1)如果该曲线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则OC为 内的血管。BC段血管中流的是 血。
(2)如果该曲线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则OC为 内的某些血管,BC段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脏四腔中的 。
(3)如果OC表示脑部的血管,则该曲线表示 含量的变化,OA段血管是 血管。
(4)无论血液流经什么器官,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AB段都是 血管。
3、血液、尿检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检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图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你据此分析回答:
白细胞 | 血红蛋白 | 血型 | |
甲 | 4.8×109 | 140 | A |
乙 | 5.2×109 | 70 | B |
丙 | 30×109 | 150 | AB |
丁 | 4.6×109 | 130 | O |
(1)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 , 患贫血症的是 ,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你认为三人较合适者应为 。
(2)图中标注的结构①④⑥中液体为原尿的是 (填序号)。原尿中的葡萄糖在流经肾小管时又全部回到血液的生理过程称为 。
(3)假若①③的部位发生病变,⑥内的液体与正常人相比,多出的成分应是 。
4、
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代谢活动都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联系如下图(A、B、C表示相关结构,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完成过程①的主要器官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长度达5-6米,内表面有大量的皱襞和 。
(2)
若B表示肺泡,则②表示肺与 的气体交换。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的变化曲线,当肺容量如bc段变化时,肋问外肌和膈肌的状态是 ,肺完成 过程。
(3)若甲和乙代表含有尿素的代谢废物,则乙为 ,它的形成主要经历 和 两个生理过程。
5、
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1)从图一结构H中流出的血液一定会经过图 , 此时,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
(2)图一中的血液流经图四时,结构3中一定没有 。
(3)血液流经图四中的结构4比1中 明显减少,原因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和肾小管重吸收两个过程,尿素与其他废物一起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同时 的含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它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饭后一小时,图二中6中血液的特点是 。
(5)若某人感冒,口服感冒药,有部分药物经尿液排出,那么这部分药物经过上述结构的顺序 。
(6)张老师从福建某初级中学到西藏贡噶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7)医生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对于严重烧伤患者应该输入的成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