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2.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一练•提技能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8小题)
1、小敏最近在研究“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她搜集了有关“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资料,请你帮她判断“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源是 ( )
A . 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B . 党内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C .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 . 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2、1966年6月,毛泽东在《有所思》中写道:“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指红卫兵)走旌旗。”诗中“一阵风雷”喻指 ( )
A . 抗美援朝战争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大跃进”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3、“红卫兵运动最初是走上街头破四旧,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很快发展到抄家、打人、砸物,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各级干部遭到批斗……”材料中叙述的事件应发生在 ( )
A . 1966—1976年
B . 1967—1977年
C . 1966—1977年
D . 1965—1975年
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 )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 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 . 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D . 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5、“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抵制和抗争”的是 ( )
A . “二月逆流”
B . 停课停工“闹革命”
C . 四五运动
D . 邓小平整顿各方面工作
6、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 )
A . 黄浦江上建新桥
B . 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 . 粉碎林彪集团
D . 粉碎“四人帮”
7、“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史实是 ( )
A . 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B .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 我国的国民收入损失约 5000亿元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
8、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 .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 . 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 .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
材料二 我们要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邓小平
(1)材料一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文化大革命”期间 和 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请指出当时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 。
(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要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50年代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电视连续剧《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话:
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镜头1中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 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 。同时期,全国还掀起了 运动。
(3)材料二镜头2中的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4)从上述探索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