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达标检测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
A . 张择端 B . 顾恺之 C . 颜真卿 D . 赵孟頫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享有“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之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

A . 《红楼梦》 B . 《本草纲目》 C . 《史记》 D . 《资治通鉴》
3、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A . A B . B C . C D . D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 )

A . 李清照 B . 苏轼 C . 关汉卿 D . 李白
5、“她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阅读她的词作,令人感觉格外清新自然。”上文中这位才女是( )

A . 文成公主 B . 王昭君 C . 李清照 D . 武则天
6、辛弃疾是两宋时期“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词作的是( )

A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 .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7、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 《窦娥冤》 B . 《念奴娇》 C . 《满江红》 D . 《蝶恋花》
8、两宋绘画的特色突出表现在( )

A . 山水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B . 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C . 花鸟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D . 人物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9、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 )

A . 《送子天王图》 B . 《清明上河图》 C . 《秋郊饮马图》 D . 《步辇图》
10、“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

A . 书法艺术 B . 绘画艺术 C . 音乐艺术 D . 舞蹈艺术
11、宋朝一位精心编写编年体通史的学者,在向皇帝上奏时写道:“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人是( )

A . 司马迁 B . 司马光 C . 班固 D . 苏轼
12、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和婉约之分,这一时期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 国家繁荣,社会安定 B . 土地兼并,社会矛盾激化 C . 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D .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敏同学在学习宋元文化时,摘录了以下资料:

①全书共记载了16个朝代1 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

②书的一部分草稿,堆满了两间房屋。有人曾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发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③“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宋神宗)

④“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清代学者王鸣盛)

材料二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书”指的是哪部书?这部“书”的作者是谁?

(2)材料一中的资料②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撰书态度?资料④反映了这部“书”具有怎样的价值?

(3)材料二中的“元曲”包括哪些内容?在这个领域谁的成就较为突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材料三中绘画作品的名称是什么?它描述了什么景象?

(5)学习了宋元文化后,你有什么感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达标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